8……3……1,0。
噗……呲……這是太空艙突破音速,產生的音爆。
黃豪杰看著控制是儀表,太空艙的投射初速達到5518米每秒,相當于16倍音速。
而隨著太空艙急速的攀升,高度和速度呈現反比,也就是高度越高,速度越慢。
最終太空艙達到了海拔94457米左右,然后失去了動力,開始被星球重力重新拉回地面。
“準備好著陸準備。”馬院士連忙喊道。
散布在發射井周圍空域的監測飛艇,還有地面監測站,很快就捕獲了正在快速返回地面的太空艙。
“進入60公里。”
“進入50公里。”
……
“進入15公里。”
“啟動減速系統。”
此時正在發射井上空的太空艙,收到了地面指令。
太空艙底部的六臺減速氫氧發動機迅速啟動。
噗……藍色火焰從發動機噴口噴涌而出,盡管由于這些發動機的功率并不大,但是減緩太空艙的下墜速度還是可以的。
“進入12公里處,速度已經下降至320米每秒。”
“啟動減速氣囊系統。”
剛剛沖下對流層的太空艙,其頂部瞬間彈開,六個氣囊迅速膨脹起來。
這六個氣囊是由高強度彈性薄膜制作的,至于填充的氣體,就是從亞金屬氫釋放出來的氫氣,另外在氣囊里面已經事先填裝了鈍化劑,避免氫氣爆燃爆炸。
等到氣囊完全展開,太空艙已經下降到了距離地面不足5公里。
不過這個時候,在氫氣氣囊的浮力,加上氫氧發動機的推力,太空艙的下降速度已經變得慢吞吞的。
“矯正下降方位。”
六個氫氧發動機通過不斷的改變推力方向,讓太空艙的下降方向慢慢的調整到指定位置。
十分鐘之后。
菜嶼島在海邊的一塊1萬平方米左右的鋼筋混凝土平地之中。
經過矯正方位的太空艙,緩緩停靠平地中間的半空中。
其中三個面的太空艙體伸出了三雙支撐架,然后發動機熄火。
碰!太空艙的支撐架,輕輕的和地面接吻,支撐架上面的液壓桿緩沖了沖擊力。
控制室里面的控制人員,連忙啟動氣囊回收系統。
氣囊里面的氫氣被重新固化成為亞金屬氫狀態,而氣囊也隨著收縮回去。
回收平臺有一條通往掩體基地的水泥道路,一輛特殊改造之后的大型吊車平臺,緩緩的從掩體基地里面開出來。
然后將太空艙拉回掩體基地里面。
黃豪杰和馬院士、研究所負責人一起來的回收中心里面。
幾十個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他們正在評估太空艙的情況。
太空艙外面的隔熱層,幾乎被強烈的空氣摩擦消磨殆盡,一片黑乎乎的。
“不錯!已經符合我的預期。”黃豪杰知道這個質量投射器和太空艙改一改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黃先生,我以為這一次可以把太空艙打到100公里左右,沒有想到只達到了94公里左右。”馬院士有些尷尬的說道。
由于馬院士并不知道黃豪杰的真空管道計劃,所以才對于質量投射器的投射高度不滿意。
如果按照眼前這個質量投射器的性能,配合上真空管道,特別是將對流層、平流層這一段距離變成真空狀態,這個這個質量投射器絕對可以將34噸的太空艙,投射到150~2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
到了150~200公里這個位置,再使用氫氧發動機,藍星附近的外太空幾乎可以來去自如。
所以黃豪杰才說符合預期,如果將卡門線空間站搭建起來,絕對可以一炮到30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