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玄武級002號和004號早已經在返回藍星的路上,此時在鐵星1號小行星旁邊,就剩下玄武級008號飛船孤零零一艘飛船。
太空作業機器人采集的15份樣品,被送入玄武級008號飛船里面,上面攜帶了一套元素快速檢測設備。
飛船里面元素快速檢測設備在檢測著這些樣品的成分,而太空作業機器人則繼續進行著它們的既定任務,在鐵星1號小行星上面安裝一臺發動機。
之所以安裝發動機,主要是為了防止鐵星1號小行星,在采礦作業之中突然變軌。
不過這一次飛船只攜帶了一臺發動機,12月18號玄武級006號飛船會再攜帶多兩臺發動機過來,一般三臺發動機就可以維持鐵星1號的軌道不出現嚴重的變化。
地面控制中心第五控制室里面。
玄武級008的檢測結果,終于發回藍星了。
李明浩將檢測報告整理之后,立刻發給曾保疆、黃國豪和張偉三人,他們仔細的瀏覽了一會之后。
“果然不出所料,除了鐵和鎳之外,金、鉑、鉛含量也非常高。”黃國豪興奮的說道。
“估計這顆小行星是一塊行星殘骸。”張偉非常了解這種小行星的情況。
“從15份樣品的檢測結果來看,鉛儲量在3500~3800萬噸左右,而黃金儲量在800~900萬噸,鉑金在600~700萬噸。”黃國豪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這么恐怖的黃金和鉑金儲量,如果投入藍星市場,恐怕全世界的黃金和鉑金市場要立刻崩潰。”曾保疆苦笑起來。
黃國豪也是苦笑不已:“黃金和鉑金,只能拿回來當工業原材料使用了,不過其中的鎢錳含量也不錯,其中鎢儲量大概在160~180萬噸左右,錳儲量在200萬噸左右。”
“現在開采要怎么操作?”張偉問道。
“我們打算就地粗提煉之后,運送回藍星地面進行深加工。”黃國豪解釋道。
“太空冶煉?這個需要重新設計,畢竟太空冶煉和地面冶煉是不一樣的。”張偉提醒道。
太空冶煉之中,一般是真空冶煉,冷冶煉,利用零重力完美造型,3D打印完美的金屬制品,關鍵地方不需要焊接,直接把接口切平壓一起就融合了(可以用于高精度的金屬制品或者珠寶鑲嵌什么的,也可以用于工業化生產一體化的金屬外殼)。
另外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站,給電冶煉爐提供能量。
不過之所以是太空冶煉和地面冶煉不一樣,主要是重力問題和散熱問題,或許重力問題一般人都了解這個問題。
但是太空冶煉之中的散熱問題,絕對是另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真空散熱非常困難,沒有介質的真空環境,散熱非常困難,只能依靠輻射來散熱。
舉個栗子,我們一般用的保溫瓶,就是利用了真空不導熱的原理,通過在保溫瓶的瓶身之中制作一層真空,來達到隔熱保溫的效果。
也就是說,在外太空冶煉,就天然的面對真空隔熱保溫的難題,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冶煉熔爐可能會因為積熱過過度而出現問題。
其他的一些問題,也不得不考慮。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也有相關的研究,現在技術相對成熟了一些,我們可以一邊在鐵星1號測試,一邊改進有問題的地方。”黃國豪說道。
“萬事開頭難,反正這個是實驗性質的,可以一邊實驗一邊改進。”曾保疆也點了點頭說道。
四人討論了一個上午,對于太空采礦和太空冶煉的效果問題,進行了討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