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距離已經到達100公里了。”張天霖有些急促的說道。
“開始測試。”黃豪杰吩咐道。
“好的。”張天霖轉過身向其他人吩咐道:“向1號量子通信器發出通信連接。”
“連接成功,1號回復收到。”研究員興奮的回答。
“繼續。”
測試進行得非常順利,忠操作著刑天機甲穿越呂宋區,進入西太平洋區,緊接著進入南太平洋海域,然后直奔南極洲。
一路奔波了1.6萬公里,幸好是核聚變反應爐,不然一般的燃料可無法支持這種長距離飛行,畢竟來回就是3.2萬公里了。
刑天機甲耗費了將近六天時間才完成了這1.6萬公里的飛行。
黃豪杰已經返回基隆市,將剩下的測試工作交給了量子芯片研究所。
而測試結果也符合預期,至少張天霖等人測試了1.6萬公里的距離,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量子通信的好處,就是可以無視外界環境的影響,無論是地底下,還是海里面,或者太空中,對于量子通信都一樣。
“元首,這就是我們的測試結果。”張天霖通過全息通信向黃豪杰匯報道。
黃豪杰翻了翻文件,他繼續吩咐道:“除了留下兩臺在你們研究所,剩下的三臺送上外太空去,讓他們測試一下量子通信器的極限通信距離。”
“好的。”張天霖應下這個任務。
如果量子通信器可以實現遠距離的無損通信,那這個技術對于聯盟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變革。
人類革新聯盟的星際殖民開拓,面臨的三個大問題,第一是宇宙飛船速度,現在已經初步解決一部分,亞光速飛船對于太陽系內部活動是綽綽有余了。
第二是通信問題,電磁波的上限就是光速,光速通信在行星內部還算馬馬虎虎可以應付,但是一進入恒星系內部通信,通信延遲問題就非常嚴重了,從火星到藍星一來一回就要十幾二十分鐘。
這個問題現在可能沒有什么大影響,但是一旦長久下去,可能會引發殖民地和母星的隔閡,非常容易滋生分離主義。
量子通信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
而第三個問題,就是人類身體問題,目前人類還無法長時間在外太空生存,這個問題同樣是限制人類開拓外太空的大問題。這個問題對于的技術就是人體強化技術。
對于量子通信,聯盟內部非常重視,很快就安排飛船通過高雄質量投射器將三臺量子通信器和三個研究員送上外太空。
高雄航天中心。
張天霖帶著其中一臺量子通信器,在航天中心里面。
“曾基地長,好了沒有。”張天霖著急的問道。
“等一下,月球區東方紅基地還沒有回復。”曾保疆看了看全息顯示器回道。
“報告,月球區東方紅基地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進行測試。”
曾保疆向張天霖點了點頭:“張所長,可以測試了。”
張天霖連忙吩咐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開始利用量子通信器和月球區東方紅基地的量子通信器聯系。
不一會,工作人員向量子通信器輸入了[月球月球,這里是藍星,收到請回。]
[藍星藍星,這里是月球,已經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