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現在總督府也沒有什么大事,我打算帶著一支船隊,對黑暗矮星系的內側和核心進行探索。”
“也可以,反正現在總督府的事情我處理得來,你自己小心點。”
“放心,我可不想被送去重生。”廖青松開玩笑道。
……
晦暗不明的黑暗矮星系之中,一支由10艘玄武6飛船組成的船隊,正頂著引力護盾,在虛空之中披荊斬棘。
對于這種暗物質和暗能量密集的區域,對于正物質飛船而言,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區域,不僅僅要頂著引力護盾,另一方面還要面臨補給困難的影響。
質子機器人在這里的活動,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一旦被乙類不穩定態暗物質或者間暗能量沾染到,質子機器人立刻就會報廢。
肉眼是無法觀測到這些暗物質和暗能量的,不過暗子波雷達掃描出來的星圖上面,那暗紅色的渦流卻密密麻麻,這些暗紅色的渦流就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為了保證補給安全,廖青松在每間隔15光年左右,就改造一顆小行星作為量子傳送中轉站,當然這些小行星同樣是籠罩著引力護盾,不然非常容易被破壞。
“廖總督,我們已經進入內層區域了。”船隊指揮官安德烈說道。
“距離上一個量子傳送中轉站多遠?”
安德烈看了一眼星圖:“大概距離12光年左右。”
“那就暫時在附近停泊一段時間,工程組改造一顆小行星,科研組對這里進行采樣研究。”廖青松吩咐道。
“收到。”
“OK。”
安德烈和工程組一起,在附近的虛空之中尋找暗物質和暗能量密度比低的區域,其實恒星周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密度是最低的,因為恒星的引力可以抵抗這些東西的靠近。
很快他們便找到了一顆巨大的藍巨星,在這顆恒星的旁邊找到了一顆小行星作為改造對象。
選擇小行星,是因為小行星容易改造,體積也不大,不需要超大的引力護盾,科研船隊不過是建設一個量子傳送中轉站,沒有必要改造一顆行星。
科研組則帶著兩艘飛船,向暗物質和暗能量密度比較大的區域過去,他們需要深入這些區域里面采集樣品。
廖青松跟著科研組這邊。
采集暗物質和暗能量,必須小心翼翼,這些東西要是一個失誤,是有可能威脅到生命的。
忙碌了大半天,他們終于采集了50份樣品。
廖青松和科研組組長黃道遠,看著一排引力籠,里面都是剛剛采集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緊接著研究員通過引力分離法,將暗物質和暗能量分離,然后再細分暗物質、暗能量。
一些檢測數據開始出現在全息面板上面,黃道遠看了看:“間暗能量的密度提升了0.6個百分點,乙類暗物質的密度也提升了0.8個百分點。”
“從你們的檢測情況來看,間暗能量和乙類暗物質越靠近核心,應該呈現出遞增狀況。”廖青松結合數據說道。
“不知道核心區里面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是怎么樣的?”黃道遠也希望有新發現。
時間在一天天過去,科研船隊也在一步步深入黑暗矮星系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