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軍哥和劉棟的關系,高一籃球隊和校籃球隊的關系,于成輝和學校體育部的關系……這些,廖凱通通不關心。
就像體育館還有其他體育項目的隊員進出,等幾天學校要表演節目,練舞蹈的女生們也開始在館內進進出出,甚至在練功的間隙,就穿著修身的舞蹈練功服、爬在二樓欄桿邊觀望下面籃球隊員的訓練……廖凱通通不關心。
他只知道自己的時間很緊張,得充分利用起來。
華國的下一個姚日月……他已經確定了,就朝著這個目標進發。
無論前生還是來世,廖凱是干什么的、或干過什么,他喜歡干的事情只有一件——打籃球。如果非要找出第二個喜好的話,那就是看別人打籃球。
按照之前的安排,他著重訓練“力量”、“投籃”和“敏捷”三項,而在體育館內,正好有條件讓他可以更有效地訓練。
健身房,其實叫做力量房更貼切,因為這里用作鍛煉的器械實在有限,一眼望過去,大大小小幾乎全是啞鈴。廖凱早上就泡在這里,就利用啞鈴,各種推舉、平舉、提舉,鍛煉胸部、肩背、手臂等上肢力量。下肢力量,這里面有杠鈴,扛起來做負重深蹲,自然是比他以前的鍛煉更有效果。
至于腰腹力量,他忍痛自己出錢去買了個健腹輪,在這力量房內做推拉。
中午的時間,他抽出一部分用來訓練腳步,提高下肢敏捷性。如何練呢?他學習了網上的一些教程,在場邊用棍棒擺出一個“梯子”形狀,在那些長方形的方框內不停地全速左右、前后變化……別說,這個方法還挺有效,練完后,走起路來都要輕快一些,忍不住在路上都要來個急停變向。
在一種變向練熟練后,他也學著打破慣性,來一些反方向的腳步變化……慢慢的,他還摸索出一些方法、門道來。
他這個訓練腳步的土辦法,老二見了不屑一顧,劉棟倒是看得興致盎然。
劉棟這人也不客氣,也不給廖凱打一聲招呼,就自己鉆到廖凱做出來的“梯子”里,練得不亦樂乎。有時,本來是廖凱鍛煉腳步的時間,他都只有在一旁等著,看劉棟1米87的粗實大漢,像個猴子一樣在那蹦來蹦去。
剩下的時間,廖凱都用在了投籃訓練上。
老二和阿神兩人,對什么力量、腳步通通沒興趣,一到體育館內,就拿著球霸占住球場一端的籃筐。
廖凱無奈,只好抱著球來到劉棟那一端,好在張迅來的次數越來越少,他便在劉棟的那個籃筐下練起投籃來。
鍛煉投籃,廖凱也是費了一番心思,最后決定:先易后難。先找那些滿能力值比較低(滿能力值低,就意味著難度不高)的投籃點開始,這樣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至于三分線內外附近、和油漆區正面那些比較難的地方,以后再考慮。飯總得一口一口吃,路總得一步一步地走,是不?
……
……
廖凱成天和劉棟在一個籃筐下練球,時間一長,廖凱對這個黑臉大漢有了更多的了解。至少,他不再是對所有體育生都抱有成見。
兩人的訓練方式幾乎一致,老二和阿神成天待在籃球場上,這兩人則是力量房和籃球場兩頭跑。
而且兩人對于訓練的激情也是同樣保持高漲。
老二那是偷不成懶,每天時間還沒到,就被廖凱給拽到體育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