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格森則顯得很大度,朝著廖凱攤開雙手:“你想休息一會再打也可以,不著急。”
其實剛才他內心的驚訝一點不比廖凱少。
剛才,已經拿出了最快的第一步,又搶占了先機,按照他在CBA打球的經驗,所有黃皮膚的球員在他的突然起動面前只會傻傻地愣在原地,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
他心里也一直為此而困惑。不知道,到底是華國球員的頭腦不好使、反應不過來,還是他們頭腦反應過來了,但身體跟不上?
但廖凱反應過來了。
不但反應過來,還做出了有效的防守干擾,甚至差點就蓋掉了他的上籃。
“我不需要休息。”廖凱笑咧咧地回道。
剛才那點片刻的時間,他想清楚該如何防守福格森了。
不過眼下,首先是要進攻,打進這一球,扳平比分。
福格森身高不夠,臂展來湊,在廖凱拿球之后,就把身體貓進廖凱的懷里,然后用兩只手不停地掏廖凱身側的皮球,干擾對方的比賽節奏。
這是一種侵略性極強的防守姿態。
福格森敢這么防,就是相信他自己的速度一定比廖凱快,即便因為掏球暫時失去身位,他也能及時追回去。再則,除此以外,他實在找不出更好地防守身高力壯的廖凱的辦法。
“福格森的比賽經驗太豐富了!”看到場下這一幕,場邊球員紛紛贊嘆。
觀看這一場對決,對這些中立球員們來說,勝負并不會有太大懸念,他們心里只有兩個看點:一、廖凱的成色到底如何?二、又多了一次學習福格森的機會。
但很快,這些球員將更大的贊嘆聲送給了廖凱。
因為球場上,廖凱不耐煩福格森沒玩沒了的騷擾,總感覺球放在哪里都不安全,便干脆側過身子,伸直右手,單手將球抓在空中。
這樣,就算福格森跑到他身后來,也夠不著他手里的皮球了。
“哇靠!單手抓球!帥炸了!”鄧家佳等幾個年輕點的球員已經瘋叫起來。
“這特么……麥迪還是喬丹?”
他們的聲音里不只有驚訝,更有滿滿的艷羨之情:廖凱竟然可以單手抓球,這身體天賦太強了,簡直快要羨慕死他們了。
單手抓球只是個花活,廖凱心里清楚,關鍵是怎么來打成這次進攻。
還好這種私下的單挑比賽并不正規,沒有太多的限制,允許廖凱在原地足足站了三秒!
然后,他背過身來,選擇了用體重的優勢去背打。
這是他權衡之后選擇的較慎重的進攻方式。
其實他也想趁福格森掏球之際從一側強突,但他始終拿不準自己占得先機后,能不能用起動速度過掉福格森?而他一直又是打法比較謹慎的球員,不愿意冒險,所以最終放棄了。
但他的背打卻沒有想象中的順利,因為他背打的地點離籃筐太遠了,而且福格森雖然體重有限,但力量卻是十分出色,頂防技術又好,讓他打起來十分別扭。
要論頂防技術,廖凱自己就是個行家。
所以他知道在沒有完全頂開防守人的情況下,決定不能冒然轉身、急于投籃,給對手切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