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寧安的目標是關外三陵!
關外三陵是指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極的昭陵,以及在滿洲老家赫圖阿拉埋葬的清朝遠祖肇、興、景、顯四祖的永陵。
建筑風格上,關外三陵對入關后的帝陵的修建有著深遠的影響,拿清東陵來說,它既有滿族陵墓的特點,又吸收了中原墓葬的特點,別具一格。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皇后葉赫那拉氏陵寢,又稱東陵,努爾哈赤是滿族人,卻精通漢蒙文字。
努爾哈赤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而且創立了八旗制度和滿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頗有建樹。
為滿族的初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滿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極建立清政權后,他被追尊為清太祖。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至順治八年基本建成,后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現現在的規模。
清昭陵這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
其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為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于盛京古城北約十里,因此也稱“北陵”。
清永陵被譽為關外第一陵,這里葬著清王朝的六位祖先,與盛京的昭陵福陵統稱為關外三陵。
清永陵初稱興京陵,后改稱永陵,陵內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貼木爾,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及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
清世祖福臨曾追封猛哥貼木爾為肇祖原皇帝,福滿為興祖直皇帝,覺昌安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為顯祖宣皇帝。
康熙、乾隆、嘉慶等皇帝先后九次,來永陵謁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大典。
關外三陵的情況就是這些,到此,寧安才發現自己單單以為在清東陵與清西陵布下風水大陣,就可以削去清朝的國運是多么愚蠢!
“沒想到,陰陽風水術達到了二級,自己還是看走眼了,這特么哪里雙雙龍拱珠的風水格局!分明就是三才聚在,陰陽合顯,龍騰九霄之勢!”
站在一座高峰之上,寧安遠眺三陵風水,第一次感到了服氣!就這樣的風水,清朝還能把自己玩崩了…
真真是白癡加二百五!
昭陵最宏偉,乃是承載氣運的要地,永陵雖小,五臟俱全,乃是祖脈匯聚之所!
要想從根源上剝奪大清氣運,唯有從永陵入手,昭陵為輔,福陵最末!不過三陵相聚略遠,需要花費一定時間。
“不管了,反正天理教至少還要發展一年,如果一年內還是不成,那就只能人定勝天,親自入局了!”
策馬奔騰,寧安實在服了這個年代的交通了,下次穿越一定要備好山地越野車,直升飛機,水上快艇啥的…
爭取達到海陸空全面發展!
花了兩天的時間,加上利用指墓針,寧安才堪堪找到了永陵!這處隱秘異常的大清祖陵!
下馬碑,前宮院,后方城,寶城,等等建筑,那是精巧玲瓏,整個陵寢占地僅僅萬余平方米。
這是什么概念?長寬一百米而已,但內秀豐韻,依山傍水,位于啟運山南麓背風朝陽,蓄風藏氣,且龍脈正穴之前,好個風水!
“如果是普通家族葬在這里,就算綿延數千年都不足為奇!這大清朝也是有高人指點!”
為了測永陵風水,寧安連風水羅盤,尋地量尺都拿了出來,足以見得永陵風水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