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還早,我再看一會兒。”王績說道。
“不行,您睡眠本來就不好,再晚睡就更睡不好了。”歐陽通并沒有退讓,堅持道。
“你這孩子,敢忤逆師命嗎?”王績氣道。
歐陽通一點都不害怕,笑道:“院長說了,您要是不按時休息他就把你的書全給拉走,讓你十天半個月都看不到。”
“我看你們誰敢。”王績大聲道。
“師父您就別氣了,氣大傷身,到時候吃藥受罪的還是您自己。”歐陽通走過去把他手上的書合起來道。
王績雖然表面很氣,心中卻很受用,假裝不樂意實際上手已經離開了書本,然后被歐陽通攙著站起來。
走了兩步之后突然嘆道:“翠嵐的新書你看了吧,有什么敢想?”
歐陽通想了一下說道:“敢想嗎?果然不愧是院長,除了他沒人敢這么寫。”
王績道:“不是不敢,是想不到啊。神仙子弟,神仙子弟,呵呵……所思所想果然都和我們不一樣啊。”
“我們還在研究圣人的思想,他已經開始研究圣人為什么會這么想了。”
曲阜縣公府。
白發蒼蒼的孔穎達也在翻閱著這本書,從書角的折疊程度就能看出他不是第一遍翻看了。
而他對這部書的態度就更加復雜了,身為孔子的嫡系子孫自然不想看到祖先的聲譽和學說受到一點點的質疑。
然而身為一帶大家,他也更清楚自己應該堅持什么。
而且這部書雖然取消了孔子身上的一些神秘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更襯托了他個人的偉大。
因為在這部書里岳山對儒家學說誕生的基礎進行了另類的解答:
孔子出身士大夫階層,他的思想是基于周朝士大夫禮儀制定的,代表的是士大夫階級。這對儒家和孔子的思想來說都堪稱是一種貶低。
但同時岳山又肯定了孔子的成就,甚至狠狠的鼓吹了孔子。
雖然孔子是在士大夫禮儀的基礎上創立了儒家學說,但并不是照搬的,而是做出了突破。
比如有教無類向天下人傳授學問,正式打破了貴族對知識的壟斷,讓黔首也能學習知識改變命運。
他的學問不再是繼承周公或者某個人,而是根據自己的所學、所經歷、所思總結出來的,完全是他個人的成就。
不只是對孔子,岳山在這本書里對百家思想都做了全新的顛覆性的解讀。
隨著人口增多土地開發,周朝的宗法制度已經無法統治天下,整個國家四分五裂互相爭戰。
就形成了《莊子·盜跖》中所言的‘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眾爆寡’的局面。
面對諸侯混戰造成的深重災難,產生了兩種思潮:入世和出世。
儒家和道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最先提出完整的成體系思想的就是老子和孔子兩人,其他的百家思想都是在他們的基礎上產生的。
老子也是士大夫出身,掌管周朝的圖書館,閱讀量非常豐富。他認為現在的混亂就是周朝制度引起的,所以主張恢復更早時期的制度。
再結合出世的思想創建了道家學派。
孔子是士大夫,更希望恢復西周制度,在此基礎上結合入世思想進行改良創建了儒家制度。
從這一點上來說,雖然取消了老子和孔子兩個人身上的‘天命感’,但也更凸顯出兩人的偉大。
面對亂世別人還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尋找出路,并且提出了完整的思想體系。
這比所謂的‘天命’更加偉大。
隨著三家分晉五國相王,春秋時期結束戰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