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山微微點頭道:“有所推測,還不敢肯定。我問你幾個問題。”
王玄策肅然道:“您問。”
岳山問道:“你們和新羅人交流的時候是不是總是把‘唐人’和‘新羅人’掛在嘴邊?”
王玄策點點頭,疑惑的道:“這有問題嗎?”
岳山嘆了口氣道:“問題大了去了。我在問你個問題,你們和新羅人接觸的時候是不是搞區別對待?”
王玄策再次點頭:“這……我們是唐人他們是新羅人,區別對待是很正常的吧,他們也在區別對待我們啊。”
岳山搖搖頭道:“問題就出在這里,你有沒有注意過一個問題,新羅人很希望能得到大唐的公平對待。”
“不只是新羅人,所有藩屬國的人都希望能得到和唐人一樣的公平待遇。”
王玄策理所當然的道:“確實如此,我大唐乃天朝上國,他們不過是化外之民自然欽慕我大唐。”
岳山道:“對,就是你這種態度造成的新羅人的反抗。”
王玄策驚訝的道:“啊?這……為什么?”
岳山道:“當大唐以征服者的姿態出現,并給每一個群體劃分階級和屬性的時候,必然會造成有識群體的反抗。”
見他還是一臉茫然,岳山說道:“這么說吧,當你用‘新羅人’來稱呼他們的時候,在他們眼里你也會成為‘唐人’。”
“當你們區別對待唐人和新羅人的時候,會進一步加深這種觀念,最終把兩個群體對立起來。”
“普通百姓什么都不懂感觸還不深,讀書人懂的多,他們懂的越多對‘唐人’和‘新羅人’這兩個概念理解的就越深分的也就越清楚。”
“你們的區別對待,一步步把‘新羅人’這個概念植入到了新羅國人的內心深處。”
“你是唐人我是新羅人,我憑什么要聽你的?我憑什么要去你的國家當低人一等的下等人?”
“我新羅國有自己的歷史,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祖先和傳承……”
“我寫華夏文明的目的是要讓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共同點在哪,有了共同點才能實現大融合。”
“這也是為什么一開始各藩屬國的人對你們態度友好的原因,因為大家都是華夏后裔。”
“而你們的區別對待卻在用事實告訴他們,雖然我們都是華夏后裔,但我們依然是不同的。你們是唐人,我們是新羅人。”
王玄策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但還是有些疑惑:“可很多時候我們區分唐人和新羅人是為了照顧他們。”
岳山反駁道:“為什么要照顧他們?他們需要你照顧嗎?他們需要的是公平對待。”
“只有你把他們當成華夏后裔,當成唐人一樣對待的時候,他們才會把你當成自己人。”
“你們的區別對待就是在加深雙方之間的裂痕,所以新羅人才會越來越反感你們,讀書越多的人越反感。現在你明白了嗎?”
王玄策終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學生明白了,謝院長解惑。”
其實這一點也不是岳山自己想到的,而是前世西方殖民者用歷史告訴他的。
民族這個概念大家都知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概念才誕生一兩百年,是西方殖民者為了分化統治殖民地創造出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