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突厥人又做出一個讓人驚訝的舉動,他們居然撤軍了,以更快的速度往回跑。
薛仁貴和裴行儉面面相覷,阿史那賀魯這是在做什么?搞長途拉練嗎?
考驗他們決斷的時間到了,追還是繼續守著。沒有考慮多長時間,兩人很快就做出決定,追。
留下兩千扈從軍守城,薛仁貴和裴行儉兩人率領一萬三千騎銜尾追擊。
一開始他們還防備著突厥人會不會殺個回馬槍,不敢追的太近。
很快就發現自己多慮了,突厥人跑的很急,似乎家里老婆被人給搶了一般,根本就沒有回頭的意思。
追了兩天之后他們遇到了一個自稱是信使的人,驗證了一下印信還真是信使,一問之下才知道發生了什么。
王玄策作為外交大使來到這里,挨家挨戶的拜訪各個部族和國家,對他們進行安撫慰問。
順便也了解各個勢力的詳細情況,為后續的統治打基礎。
半道就聽說了阿史那賀魯帶兵攻打疾陵城的消息,使節團的人都慌了。
阿史那賀魯是吐火羅國的大將,同時也是一個大部的頭人,部下子民數十萬控弦之士十萬。
他起兵反唐,會不會吐火羅也跟著一起反了?要是吐火羅反了,那西征軍堪憂啊。
不少人都建議趕緊去寧遠找劉仁軌求援。
王玄策根據自己的觀察認為吐火羅王不是那種出爾反爾的小人,這次反叛肯定是阿史那賀魯一人所為。
于是他力排眾議,帶著幾個人去了吐火羅見到了吐火羅的國王。
果不其然,吐火羅王正急的團團轉,見到王玄策之后趕緊賭咒發誓這件事情是阿史那賀魯所為,和他沒關系。
王玄策就說道:“我相信此事非您所謂,然其他人不一定相信。現在證明您的機會只有一個,宣布阿史那賀魯為叛徒,并出兵討伐。”
吐火羅王無奈的道:“非是我不愿意,而是阿史那賀魯也是突厥王族,在國內擁有很高的聲望,出兵討伐他恐怕會遭到阻撓啊。”
王玄策對吐火羅國內的情況很了解,知道他說的不是假話,就退而求其次道:
“既然您不便出兵,那不若借兩萬兵馬給我,我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次事件。”
吐火羅國王有些猶豫,兩萬對十萬怎么看都玄啊。這要是打贏了還好,打輸了阿史那賀魯反過頭就能聯合其他人把自己給廢了。
王玄策猜到了他的猶豫,就說道:“安西都護府劉大都護很快就能接到消息派兵來援,我只是帶兵去協助疾陵城守城等待援兵,不會去和阿史那賀魯硬拼的。”
吐火羅王這才答應從自己的本部抽調了兩萬人馬交給王玄策。
然而剛離開吐火羅國沒多久,王玄策就拿下了吐火羅的將領,帶著兩萬兵直奔阿史那賀魯的老巢。
而且一路上他還利用大唐使節的身份從各個勢力借兵,等大軍到達阿史那賀魯部老巢的時候已經擁有五萬人。
雖然大多數都是過來湊數只能打順風丈,然而欺負一下普通牧民還是沒問題的。
前面已經說過,阿史那賀魯部有幾十萬人騎兵十萬。這次他出去打仗一口氣帶走了八萬,就只剩下兩萬。
王玄策趁夜發起突襲,一舉殺潰留守主力,剩下的普通牧民就是待宰的羔羊,被這五萬人擄掠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