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過后,李客來到了太平公主府外,他抬頭看了看天色,日頭高照,已近午時,不知不覺間竟已到了這個時辰,文決和武決迫在眉睫,雖李客不直接參與比試,但其務必到場,因為這是一個發現克多的絕佳機會,也許這兩場比試就有可能發現深藏的克多;但一想到克多,李客心中又不免默默嘆息,眼看克多一案還沒有更大的進展,這卻突然又冒出了一個太平公主的變故。
剛才李三郎向李客托付任務時,李客想都沒想就應下了,因為他知道,如果真的發生兵變,那最終受難的無非是黎名百姓,他絕不能置之不顧,但此刻他看了看太平公主府,又不免犯難。太平公主歷來貪婪無度、斂財巨大,這家宅府邸自然也不小,遠遠望去,跟一個小皇宮差不多,府門口守衛森嚴,衛兵無不手持戈矛、嚴陣以待,又分有十人一隊,四周來回巡視;再看院墻,也是比一般的府邸高出不少,府院的四角設有望樓,每個望樓上至少有三名觀察哨,現在是白天,府邸的四周自是一目了然;李客躲在遠處仔細觀察著,這太平公主府的戒備水準遠在梁王府之上,從正門似乎絕無可能入內。
李客又遠遠沿著院墻,繞到了太平公主府的后門,此處雖是后門,但戒備絕不亞于前門,哪怕是太平府之內的奴仆進出都是經過了嚴格的盤查,整個府邸如鐵桶一般,密不透風。李客看著眼前的太平公主府心中暗暗感嘆道,這絕不是一個太平公主能夠排出的守備陣式,絕對是經過了高人指點,但這高人是誰,李客卻不得而知。
李客遠遠地望著這太平公主府,心中萬分惆悵,先不說怎么潛入府中,即使是潛入其中,但府邸如此之大,他又該如何找尋到太平公主,繼而打探消息呢?這些都是他剛才答應李三郎時未曾料想到的。李客正躊躇間,突然聽到了馬的嘶鳴聲,他抬頭望去,只見一輛馬車向后門快速駛來,那馬車在后門前停住了,衛兵欲上前盤查,馬車的布簾從里面掀起了一個角,探出了半個頭,衛兵一看,立刻變得十分恭敬,不再詳加盤查,連忙打開后門放行,雖然李客距離馬車有些距離,但馬車中的人他卻是看得清清楚楚,膚色白皙、一臉傲氣,正是高戩,馬車緩緩駛入了太平府,門又被衛兵迅速關了起來。
高戩在太平公主處得寵,衛兵自是不敢得罪,對其畢恭畢敬,更不用說盤查他的馬車了;這一幕看在李客眼里,不覺令其心中一喜,他正愁如何潛入太平公主府,這幫忙的人倒是來了,李客暗自計劃了一番,然后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藏身繼續暗中觀察等待。
李客心中推測,若是太平公主真欲發動兵變,她自是不便親自到各營中商談,萬一事情敗露,她連回旋的余地都沒有,那她與各營之間須有一個中間人傳遞消息,這個任務自然就落在了這高戩身上。一來太平公主與高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戩的關系大家心知肚明,由他來傳話,眾營統帥也默認是太平公主之意;二來假如起事不成,太平公主完全可以把事情往高戩身上一推,反過來狀告他利用自己做擋箭牌行不軌之事,只是如此一來,就必定要了高戩的命,不過料想高戩也是愿行其事,他朝若是事成,他也算是一大功臣,封王拜將自不在話下;今日女皇帝所頒旨意,自是對太平公主不利,為了周旋局面,高戩自是會多番出入,四處打探,待其下次入內,李客正好可以借其馬車一同潛入。
果然不出李客所料,沒過多久,后門又打開了,高戩的馬車疾馳而出,李客見狀連忙開始行動,李客跑到了街道角落,此刻馬車也正好朝這邊行駛了過來,李客四周看了看,四下無人,于是俯低了身子、緊緊貼著墻壁、做好掩護,隨時準備出擊,馬車離他越來越近,李客深吸了一口氣,他只有一次機會,若是失手,必定暴露,要想再潛入可就難了。
馬車終于駛到了李客藏身的墻角處,待駕車人剛超過李客時,李客瞅準時機,迅速俯身一躍,一把抓住了馬車尾部,此刻剛好馬車輪壓倒了路邊的一塊石頭,馬車身雖之一顫,李客險些沒有抓穩,但好在這么一顫倒是把李客抓住車尾的動靜給壓了下去,馬車夫和車內之人都未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