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土地公在的地方肯定就得有土地廟,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個多小時后,地下挖出了一個三米多深,十米見方的土坑,中間是一堆散落的青磚紅瓦和一個一米多高的神龕,還有個已經斷成幾截的土地婆雕像,一些碎裂的門柱上隱約寫著幅對聯。
“廟小神通大”
“陰間第一站”
“啪”王長生打了個響指,拱手說道:“謝了,幾位爺們,到這就行了,旁邊那些銅錢你們拿走,剩下的都不用管了我自己來就行”
老薛他們這幫人很疑惑,王長生費了這么大的勁有舍了這么多的銅錢不要,莫非就是為了要把這埋在地下的土地廟給摳出來?
這種簡陋的土地廟十分常見,鄉間田野邊上時常都有擺放,這還是近些年大肆開發之后已經被拆了不少的緣故,要是放在沒解放前,哪里見不到土地廟啊?
土地廟雖多,但用處各有不同,供奉的都是土地公和土地婆,但要說用處在哪不一樣,得看那副對聯是怎么寫的了。
有的土地廟的對聯寫著的是“土能生萬物,地可發千祥”,這種廟是種地的農民來祭拜的田地里最常見的,意思也很簡單好理解,就是希望年年種地都能有個好收成,也有的對聯是“保四方清吉,佑一寨平安”這種多是南方一帶村寨里供的,就是用來祈求村寨平安的,保佑村里別出什么麻煩,還有的對聯是“莫笑我老朽無能,許個愿試試,哪怕你多財善賈,不燒香瞧瞧”,這種土地廟就是求愿的,有個什么難事的話然后過來祭拜,求土地公和土地婆能讓人達成所愿。
王長生讓他們挖出來的這一座土地廟就跟那些不太一樣了,并且也少有人知道,這是陰間第一站的土地廟,但凡是人死后都得來這里要蓋戳的。
常人對于陰曹地府的理解,大概只是僅限于酆都鬼城,黃泉路,奈何橋和十八層地獄,但陰曹地府的構成遠不止這幾處,遠比人想象的得要復雜得多。
因為,陰間一共有十三處布置,俗稱陰間十三站。
正常來說,當有人陽壽已盡,死了后,陰間的陰差會拿著勾魂牌和批票,押著亡魂先是去往土地廟來報道,然后土地公要打開本地《戶籍冊》進行核實,證實已死之人為本地人氏,確實壽終正寢,便在批票上蓋上本地土地大印,通行陰間,陰差這才會領著亡魂證實進入陰間,踏上了黃泉路。
黃泉路,就是陰間第二站。
土地公雖然神格最低,也幾乎隨處可見,但卻是陰陽兩世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少了他還真不行,土地公也是唯一一個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來回穿梭陰陽兩地的,否則就是陰差或者十大陰帥也不行,還是那句話,陽間有律法陰間也有規矩。
當然了,也不缺乏破壞規矩的鬼或者人,有的亡魂死了就不會進入陰曹地府留在陽間當孤魂野鬼,也有的道術精深之人可以肆意來往陰陽兩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