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少帥卻不管這些,直接一把就揪起了她的脖子,冰冷的說道:“你給我聽好了,我不想再聽你多一句廢話,你要是還想活,就給我老老實實的講!”
“這……”公孫玉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糾結。
“別說我沒提醒你,你已經錯過一次了。”少帥在說話時,那只掐在她脖子上的手,也突然加了些力道。
俗話說打鐵需趁熱,為了能從公孫玉的嘴里得到那副棺槨的確切消息,他前面已經做了太多的鋪墊了,既然他話都已經問了,那他就必須得保證此女在這件事上絕不能對他說謊,而想到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她任何的考慮時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
“陛,陛下的陵寢在,在后殿。”在少帥這種步步為營的緊逼下,公孫玉終于說了出來。
果然在這兒!
少帥頓時一喜,但臉上仍是副陰冷的樣子,一字一句的說道:“說具體點。”
因為這阿房宮實在是太大了,唐朝詩人杜牧就曾在《阿房宮賦》中寫道:“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而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也在《史記·始皇本紀》中,對阿房宮的前殿有過這樣的描述,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
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里,秦尺約0.23米。
如此算來,阿房宮單單的一座前殿,東西寬就約為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可容納上萬人。
再加上阿房宮本來宮殿眾多,若公孫玉口中的后殿也有相同的規模,那他真不知道得找到什么時候了。
“陛,陛下的棺槨被放,放在一個叫上天臺的地方,那,那里距此大約有三千米,是阿,阿房宮最西面的一片建筑群。”這種難受的窒息感差點讓公孫玉活活的憋死,但她還是咬著牙,把秦皇所在的位置斷斷續續的說了出來。
“怎么才能到上天臺?”少帥又問道。
公孫玉實在是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只能用眼睛掃了掃西墻上的那扇珠紅色的木門。
“上林苑、上天臺、皇陵內城、九層地宮……”少帥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在嘟嘟囔囔的說了一大堆地名后,終于把兩只手都慢慢的放了下來。
“呼,呼……”得以喘氣的公孫玉趕緊大口大口的喘起了長氣。
而少帥卻根本連看都沒再看她一眼,直接身子一轉,便快步的走向了西墻上的那道木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