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禮結束,各國使節陸續告辭離開。
雖然說九州鼎異象頗為震撼,但仍舊沒有改變各國使節對越國的看法,就是一蠻荒之國,不足以對中原各國構成什么威脅。
且不說秦國,就連楚國都沒有把新生的越國放在眼里。
而這,
正是秦墨希望看到的。
…………
秦國,咸陽。
“商君此行,可有什么收獲,那越國到底如何?”秦王政好奇問。
“在臣下眼中,新生的越國,像極了百余年前的秦國。”
“哦,怎么說?”秦王一下來了興趣。
百余年前,秦國自秦穆公之后四代亂政,實力跌落谷底。
差一點就被魏國給滅了。
后來是秦孝公重用商君,果斷實施全面變法,這才有秦國中興,為秦國一統天下的霸業,奠定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越國以蠻族立國,民風彪悍、好戰,國君秦墨也是雄心勃勃,麾下又有一班能吏大臣,還有無數異人輔佐。只要給越國足夠的時間,必定能乘勢而起,成為戰國之一霸。”商君目光果然毒辣。
即便秦墨提前做了遮掩,還是讓心細的商君看出了一些門道。
“只可惜......”商君搖頭。
“可惜什么?”
“只可惜越國立國太晚,秦國一統天下便在這十數年之間。不等越國崛起,天下格局已定,哪里還有越國崛起的機會?”商君說。
“說的好!”
秦王大喜,“越國再有潛力,也沒有時間了,還是腹死胎中的好。”
“即便如此,臣下還是建議,王庭應該加強對巴蜀之地的防御,鎮派大軍,防止越國進犯。”商君果真盡職盡責,“夜郎國,已經被越國滅了。”
秦王眉頭一皺,“商君不是說,這越**隊不成建制,采取的還是最落后的部落征召制,它真的敢進犯巴蜀之地?”
“謹慎一些,總歸是沒錯的。”
商君看不透的并非越國,而是越公秦墨,總感覺那人太危險了。
“本王知道了。”
秦王政卻沒有明確表態,“商君一路辛苦,還請回去歇息。”
“諾!”
商君心中一嘆,有些落寞。
秦王政終究不是秦孝公,而他,也終究不是當年的商君。
一朝天子一朝臣。
商君雖然還是秦國柱石,但是對秦王的影響已經非常有限,尤其是政務上,基本已經無法左右秦王的判斷。
秦王心腹,是新近上任的丞相尉繚。
果然,商君前腳剛離開王宮,尉繚后腳就被秦王招進宮議事。
“對于商君的建議,丞相怎么看?”秦王問。
尉繚是個聰明人。
如果秦王同意商君之策,根本就不會招他進宮。
想了下,尉繚道:“滅魏之戰正是最吃緊的時候,此時不宜往巴蜀調兵。臣下以為,越國應該會攻打楚國,而非巴蜀。”
“怎么說?”
“楚國滅越之后,攻占了很多越國舊土,越國想要在各諸侯國面前證明它的實力,理應先收回這些故土。”尉繚卻是跟賈詡想到一塊去。
“言之有理,那就調一萬精兵進入巴蜀。”
秦王很快便有了定論,算是采取了一個折中之策,也算對商君有個交待。
“王上圣明!”
尉繚也松了口氣,卻是不愿徹底得罪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