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跟其他玩家一樣,每年領工資?
估摸也只有等到大越王朝成立,秦墨登基為皇,才能見分曉。
“應該快了吧。”秦墨喃喃自語。
…………
十月下旬,隨著魯國、宋國相繼投降,紛亂了數百年的戰國次大陸,終于迎來真正的大一統。
廢墟之上,一個嶄新的王朝即將降臨。
在這之后,以賈詡、荀彧、白樺、張儀為首的文官,以及以白起、李牧、廉頗、樂毅等為首的武將,忙的是不亦樂乎。
一年之內滅五國,簡直讓人抓狂。
各國投降的軍隊等待整編,諸國王室成員瑟瑟發抖,等待命運的裁決,各地府庫、賬簿等著查封、清點。
有些地方甚至還有零星的叛亂。
就是在這樣的紛亂之中,戰國次大陸迎來又一個冬天。
又一個新年。
戰國百姓還無法適應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前一年他們還是齊人、楚人、魏人、魯人、宋人,現在通通成了越人。
身份上就難以認同。
各國習俗不同,計量標準不一,文字、語言也不盡相通,彼此之間爭斗了數百年,突然之間和好了,成一家人了。
總歸是不太適應的。
就是在這樣的紛亂之中,人們普遍在關心一個問題,新生的王朝叫什么,都城在哪,將奉行何種法度,又將以何種方式治理天下。
諸子百家、宗室貴胄、文臣武將,都在暗中觀望著。
這是黎明到來之前的最后混沌。
而秦墨,
便是那個注定要劈開混沌之人。
…………
公元前219年,1月1日。
龍川,王宮。
就在外界紛雜不堪之時,秦墨召集肱骨之臣,開始了一場事關王朝命運的立國之議。
外界的所有疑問,都將在這次注定要載入史冊的廷議中得到回答。
大殿之中,除了賈詡、荀彧、白樺、張儀,白起、李牧、廉頗、樂毅等越國老臣,還有幾位新面孔。
顏回,夫子大弟子,書院代表,未來的禮部尚書。
墨云,墨子大弟子,機關城代表,未來的工部尚書。
韓非子,法家代表,未來的刑部尚書。
黃石公,道家代表,未來的欽天監監正。
除此之外,農家、醫家、陰陽宗等百家宗門,未來,也會派出弟子到朝廷任職,共享王朝之氣運。
再有就是田單、項燕等一干戰國老將,都受邀參加廷議。
新生的王朝還很脆弱,秦墨只能是在各方勢力之中取最大公約數,積極維護百家宗門之利益。
也算是對夫子等大佬,之前不出手的一種回報。
“下面進行第二項廷議,定都。”主持廷議的賈詡說。
在此之前,眾人已經一致通過,將新生的王朝定名為“大越王朝”,以傳承古越之國號,厘定王朝之起源。
這叫不忘本。
越國的都城有兩個,一個是大家現在所在的舊都龍川,另外一個就是被定義為西都的咸陽,都是熱門之選。
當然,
像大梁、壽春、新鄭、邯鄲、臨淄、薊城等舊都,也都列入備選。
從傳承上講,自然是選在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