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點別扭。”蘇夜大言不慚地道。
“對,我自己也覺得別扭,就是不知道哪里別扭。蘇導你能聽出來嗎?”朱振堅問。
蘇夜很干脆地搖搖頭:“聽不出來。”
“那你說的別扭是……”
“你們說有問題,那肯定就是別扭了。”
朱振堅and其他幾個編曲:“……”
“好了好了,開玩笑的。”眼見著朱振堅有一種打人的沖動,蘇夜急忙改口,“其實我覺得吧,這首歌好像不夠莊重。”
“莊重?”朱振堅皺皺眉頭。
“嗯,莊重。我的想法是,這最后一首歌,能夠突出民樂的歷史厚重感。你想啊,編鐘都出來了,那是不是得更氣派,更有一種大國胸懷?”蘇夜盡力用自己這個外行的詞匯描繪著音樂的感覺。
“啊!我知道缺什么了!”旁邊一個編曲忽然喊道。
“缺什么?”
“史詩感!”
聽到這個詞,所有人恍然大悟。
史詩,僅憑這兩個字,就能夠給人一種滄海桑田的歷史感。音樂所謂的史詩感,能夠讓音樂產生一種極強的節奏感和感染力,因氣勢宏大,能夠讓聽眾感受到一種極大的鼓舞,使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想當年《未來天王》里的方召,不就是靠著給虛擬偶像做史詩音樂出人頭地的嗎!
朱振堅創作的這首歌,可能是因為太想要貼合《閃光少女》的主題了,整首歌以華夏民族樂器為主,輔以極其少量的西洋樂器。因為太想表達各種不同民族樂器的特色,導致整首歌處于一種飄在空中的感覺。
也就是蘇夜所謂的“不夠莊重”。
“說起音樂的史詩感,我忽然想到了一個旋律,要不要聽聽?”蘇夜聽了編曲的解釋,立刻從腦海深處想起了“音樂史詩”這個有點陌生的詞匯。然后,蘇夜也就想到了自己聽過的極少數的幾首有史詩感的音樂。
還都是純音樂。
想了想旋律,再對比了一下朱振堅創作的這個,蘇夜心中好像有了個更好的選擇。
“什么旋律?”朱振堅當即問道。
蘇夜對于音樂創作上的才華,朱振堅是相當清楚的。《東風破》、《青花瓷》等等歌曲的編曲,可都是朱振堅!
盡管蘇夜會彈的樂器僅僅只有一點,而且每一點都非常爛,極其符合當代鍵盤專家每一樣都會一些,每一樣都只會一些的定律,但蘇夜創作出來的旋律,那就是好聽啊!
“我就不用樂器了,免得獻丑,直接哼給你們吧。”蘇夜回憶了一下,輕聲哼起一段旋律。
“這段旋律我也不知道算是副歌還是啥,但我記得這一段笛子用來演奏最好。”蘇夜補充道,然后問眾人,“怎么樣?”
朱振堅和幾個編曲互相看了看。
“旋律嘛……應該算是好旋律。不過老板你就哼了這么一點點,其余的是想讓我們補充?”一個編曲有些為難地問。
蘇夜尷尬一笑:“其余的……編不出來了。”
——其實是記不住了。
朱振堅沉思片刻,忽然問蘇夜:“為什么要用笛子?”
“也可能是簫,吹出來有一種蒼茫感。”蘇夜道。
聽完蘇夜的形容,朱振堅點點頭。他結合著蘇夜哼哼的那一段旋律,用簫的音色和笛子的音色分別在腦海里過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