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今西岐貿然劫營,置我大商天威于不顧,臣愿請王上斧鉞,踏平西岐,揚我大商國威!”
“大王,百姓憤慨,西岐置我大商無人么?百姓激昂,臣愿出錢財私兵糧草,踏平西岐,揚我大商國威!”
“大王,百姓同心,百官一體,今西岐不尊宗主,百官憤慨,百姓憤慨,臣下有戰車五百,愿為大王分憂,踏平西岐,揚我大商國威!”
“大王,……”
“大王!”
今日的大朝會,百官早早就來了,帝辛方一上朝,百官群情激憤,一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樣,紅著眼睛,梗著脖子,將大商的顏面看的無比貴重。
仿佛西岐叛亂,打的不是帝辛的臉,而是大商群臣的臉。
帝辛愣了,這才半個月過去,運朝才建立半個月而已,運朝之火方才覆蓋整個朝歌,各路總兵和上大夫還沒有攜帶運朝之火入封地,這百官都是怎么了?
他和姜王后目光驚愕,帝辛將目光看向陳慶,卻見陳慶慢悠悠的喝著小酒,仿佛一切都和他無關。
這話若是總兵開口,他帝辛也能安撫過去,可是現在百官中,開口的都是文官,甚至連他身邊的近臣費仲尤渾都是如此。
這讓帝辛著實有些反應不過來。
往日的臣子,一個個都是木頭,自己的政策都是求爺爺告奶奶,他們才去執行,像今天這樣,他的政令還沒有發出去,百官就在請求的,帝辛他生平第一次見。
百官,莫不是轉性了?
在陳慶這邊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帝辛的目光看向陳慶身旁的武德王黃爭,大將軍孔宣,和陳慶對面的太師聞仲,丞相商容。
這群人,平時都是百官首位,此刻一個個都閉目養神,紛紛沒有言語。
“愛卿們,稍安勿躁,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帝辛也是怕了,讓百姓敵視西岐,本來就是他和陳慶的計策,可是百官都是如此,難道要將整個大商都變成戰爭機器么?
帝辛害怕了,這樣的王朝,只為戰爭而生的王朝,將會引起怎樣的變故?
“今運朝初立,大商百廢待興,對西岐作戰,乃是舉國之戰,不可如此輕薄草率!”帝辛還想壓制一下,然而群情激憤的百官早已置之度外。
當即,上大夫賈生出列說道:“大王,今舉國同心,備戰西岐之心已經昭昭可見!望大王恩準,臣雖文臣,亦有報國之心!”
帝辛依舊阻攔!
“今大商運朝初立,唯有國土方能增加大商氣運,西岐強勢,大商與之碰撞,必定損耗元氣!”
當百官行動起來,所有攔在他們長生路上的絆腳石都會被他們無情的搬開。
能坐在帝辛的大朝會上,還沒有被帝辛提拔的新人給提走,這群百官個個都是人精。
尤其是在陳慶處得知拓展大商的氣運就是人口和土地的時候,這群文臣一個個都有了自己的行動。
“大王,臣前些日子,休書一封,宸,寰,鹿,邛,伏等一十三國,愿獻土大商,只求一上大夫之名!”有大夫上奏!
增加國土和人口而已,不一定非要通過戰爭,這十三國皆不是大國,有的國家國君,可能還不如大商一個城大。
但是,凡國者,得大商冊封,那就是擁有國之氣運,不是那些自立的假國,空有國體,而無國運。
這些國家投效,是可以增加大商運朝之火的強盛的!
有人眼睛一亮,是啊!天下八百路諸侯,皆是有國運,在長生的誘惑下,誰能保持清醒?
區區一國之尊,不如大商一上大夫尊貴,投效大商,本來就是他們愿意所求的,自己只需稍稍動些口舌,便能得天之功,增加大商國運,豈不美哉。
“大王,臣與龜(qiu)國,奜(fei)國等國君有私信往來,其國君亦心屬大商,大王以上大夫許之,我修書一封,頃刻間,諸國來投!”
現在的大臣,他們已經不在乎帝辛是否知曉他們與其他國國君往來的消息了,大商成就運朝,帝辛手握長生之關鍵,不如將自己的秘密全部賭上,博一個長生路。
為了長生,人間富貴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