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長得確實漂亮,鵝蛋臉,櫻桃嘴,杏眼柳眉,十分符合自己審美觀的典型相貌。顯然張氏是仔細研究過自己的審美觀念的。
此時花轎內的張貞娘坐得宛如一塊雕像,精致的小臉緊緊繃著,鳳目流露幾分青澀的緊張和對未知欣喜。
朱友珪緩緩回頭,眼睛有了幾分冰冷,今日大婚對他來說,只不過多了一位名義上的妻子,因為他還沒有反抗的余地,如此而已。
想了想,朱友珪來到王師重身旁,小聲道:“老將軍,可以吩咐迎親隊伍速度快一點嗎?”
隊伍里前莊嚴肅穆的王師重微微一愣,隨即浮現出男人都懂的笑容:“二殿下,老夫也經歷過這些,都到這個地步了,沒必要這么急。”
“老將軍,你實在想多了。只是我看新娘太緊張了。”
看著老將軍那似笑非笑的目光,朱友珪溫和一笑,眼眸之中的確沒有其他雜質。
“……是老夫想多了,可以看出來,你小子將來一定跟你父親一樣,是個愛妻子的好丈夫。”
“……”
這到底是在夸他,還是在罵他。
于是迎親隊伍忽然加快了速度,這也就造成了一個后果,那就是吹吹打打的鑼鼓嗩吶班子也不得不跟上隊伍,并且加快曲調節奏。
可想而知,好好一出“百鳥朝鳳”吹得跟國際歌似的,雄壯激昂、壯懷激烈、鼓舞人心……
進入東平王府,新娘跨火盆,進內廳,二人依足了禮儀,兩人規規矩矩站在廳內,等待著朱友貞等人的到來。
等待過程中,朱友珪可以感受到張貞娘的柔若無骨的小手冰冷,脈搏加速、汗珠不斷,無一不透露著她內心的緊張。
對此,朱友珪微微一笑,緊握著她的手,給予溫暖,示意還有自己在她旁邊,不用緊張。
說來,也神奇,被朱友珪這么一安慰,張貞娘的心跳逐漸平穩,身形不再顫抖,手掌逐漸恢復溫度。
半響,一位新郎新娘進入內府,只不過與朱友珪不同的是,他們明顯是新娘安慰新郎,不要緊張……
他們的到來,也預示著整個婚禮正式開始。
兩對夫妻同時拜堂成親,也算是洛陽城一大奇事。
由于張貞娘父母雙逝,她也并沒有什么親戚,只能從那堆七大姑八大姨中隨便選了一個,作為長輩,只不過在拜高堂時夫妻二人朝她恭謹跪拜,她看起來不是很心安就是了。
與張貞娘不同的是,葛家的來的人很多,特別是軍隊之中的將領,上到正三品左右監門衛中郎將,下到七品的武騎尉,這些將領多多少少與葛從周有一些交情。
也許這也可以說明,為何史書記載中,朱友珪弒父后,花費大量財富收買武將,但仍然沒有哪個武將肯站在朱友珪這一邊,而是站在朱友貞那邊了。
放開史書不談,朱友珪和善的目光在朱友貞的身上停留片刻。不知不覺中,這個四弟竟對自己有一定威脅了。
拜堂之后,兩位新娘各自被送入洞房,兩個新郎官自然被一群兩眼放光的將軍簇擁著出了內廳,開始嘻嘻哈哈開始給他們敬酒。
畢竟軍隊之中,軍規嚴禁喝酒,違者殺無赦,無戰事之時,還好,可現在是處于戰事時期,朱溫到時候可是真會殺人的,此時不喝,更待何時。
更何況,古往今來,但凡婚禮,這一關最不容易過,賓客們出于祝福也好,出于羨慕嫉妒恨的扭曲心態也好,總之絕不會讓新郎清醒的進洞房,新娘越美麗,新郎醉得越深沉,這是普遍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