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的就是可靠的人手。
剛進去。
鐘謙鞍就看到門里,自家三弟鐘謙鞱和妹夫王三才,在那說著什么。
見到大哥過來,這兩個連忙起身:“大哥來了?”還好奇的看了眼后邊:“怎么石頭那小子,還有二哥沒過來?”畢竟明個休沐日,今天都要一塊坐車回家去。
作為大哥,鐘謙鞍沒客氣的坐在旁邊的位置上給自己倒了碗茶水:“這兩天府城來了消息,要求嚴查天圣教余孽,石頭跟著捕快在那巡街。”喝了兩口潤潤嗓子,臉上也帶了幾分笑容:“老二那邊,還在孫家呢,等走的時候去接他就行。”
聽見這話,老三鐘謙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還是和孫家的那位紫姨,嘮嗑嘮家常去了吧?”說著也是帶了幾分感激:“這兩年,那位紫姨沒少幫咱家呢!”
可不是咋地,都不像是幫不幫的,完全就是把他們自家人來扶持!
只要鐘家有什么情況。
縣城上下,孫家都會先提前打個招呼,一路綠燈。
盡管有些事上,鐘家畢竟也有戶房和工房的關系,但沒奈何孫家經營縣城四五十年,什么情況和交情都能拿捏在手里,說出去的話,比他們還要管用。
尤其是之前小打小鬧的漕河生意,孫家竟然都是打了個招呼的事!
大家心里都明白。
完全,算是靠了人家孫家,這位紫姨的光。
最受喜歡的老二鐘謙靬,能不過去感謝,順便陪著人家聊聊?
每月每旬都會過去兩三趟的功夫,說是帶點家里的尋常米面和臘味,人家其實也不缺這點東西,就是年紀大了念及以前的情分,聊起來就當自己孩子。
其實現在外頭都已經有傳言,這老二鐘謙靬,快成了孫家干兒子了!
當然具體如何。
老二鐘謙靬從沒和他們說起過,但隱約的確有那個意思。
主要是怕自家那位當娘的,畢竟每次談起孫家來,說什么那位紫姨給的什么好處,自家這位娘親的臉色就會稍有幾分怒容,哪怕沒說也是知道心情不好。
至于干親之類的話題,就算談起來,誰又能真敢開這個話頭?
反正這家里沒人敢。
不過,正在他們閑聊的時候,門外卻傳來車馬聲。
同時老二鐘謙靬,和外面那人告別的聲音也出現,然后進來:“這次孫家的門房把我送過來的。”他見滿臉詫異的老三和妹夫,無奈的笑笑道:“婉拒不了。”
有些事他當然也明白,就對大哥問道:“那咱現在趁著天沒黑回去嗎?”
鐘謙鞍默默的點點頭:“那現在就出發吧。”
回家算個大事。
妹夫王三才還要留下,回去的就是他們哥仨。
三輛馬車,一輛就是孫老漢的,兩輛則是拉貨的——回去的時候,總要帶點東西,那些果子和鮮肉之類的算家里吃的,還要帶點臘肉回去送給鄉黨親朋。
尤其是各自媳婦的娘家人,還有靠山村的里長和耆老及有輩分的。
都要體貼的照顧得到。
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