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鐘家,哪里還能有這么多的好名聲?
這可都是用東西為喂出來的,以及暗中經營起來的名聲,為的就是在以后,讓家里人能走的更遠——從衙門里鍛煉了這幾年,鐘謙鞍的心思,可多了不少。
作為鐘家的大哥,又是鐘家的族長,他現在考慮的必須要有以后。
何況現在鐘家第三代的孩子們都出生了。
人丁興旺。
馬車在縣城里啟程,順著鄉路前行。
走了約么時辰的功夫之后,就看到了靠山村的輪廓。
此時天色漸晚,月亮已經升起,而邊緣處的鐘家那兩個掛起的燈籠還很顯眼,外加旁邊剛吃完飯的勞工,以及旁邊打好的地基,顯得著實是還有幾分熱鬧。
這是今年時鐘家做的決定,打算徹底興建個二進的院子。
老宅在里面。
新進的院子,剛好預備著當客廳和以后孩子的住處。
包括家里現在的長工和短工,以及雇來燒菜的老媽子和打掃房子的姑娘,也有住的地方,不至于和以前那樣,還要另外找個地方,讓他們現在別處住著。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現在的鐘家有了身份,也得有個高門檻的院子。
起碼二進二出的宅院也符合身份。
“東家們回來了!”
“大老爺!二老爺!三老爺!”
“東家晚上好!”
門口還未散去的勞工,這時候都在恭敬的問安。
鐘謙鞍和鐘謙靬都是縣城里的差爺,得罪是不可能的,能留下個好印象,對以后也有好處——給人家鐘家辦事,辦的好了,那賞賜的東西肯定少不了。
就說在這打地基之類的活,每日都能吃著臘肉臘腸等油水。
這就心里感激極了!
“嗯。”
鐘謙鞍等人點著頭,就進了家門。
留下孫老漢在這和建房的勞工們攀談起來,畢竟現在誰都知道,這位姓孫的老者,就是如今鐘家的大管事,雖說來的日子并不久,但待人待事是真的實在。
而且還很中肯有理,不管是誰過來了,都是佩服的很。
這算外話。
鐘家自己對孫老漢,當然也很滿意。
就是對孫老漢的那位從幽州過來的妻子,鐘彭氏這個同樣是女人的很不滿:“我和你們說,平日里,少和那個孫尹氏來往,看她那狐媚模樣就不行!”
還沒進門,就聽到鐘彭氏在說著旁邊剝著干果的三個妯娌:“你看看平日里的打扮,咱鄉下人的衣裳,都穿著和那…和那…什么似的!”守著自己的兒媳,沒好意思說的太過,還是有點氣憤:“也就是咱家,外人家,指不定就進門呢!”
旁邊的三個妯娌這時候都唯唯諾諾,臉頰有點紅暈,雖說當婆婆的沒說明白,可想想平日里那位孫老漢的妻子,說話時候的百無禁忌,自己都感覺不行。
只是盡管覺得不行,心里卻還有種刺激和好奇的心思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