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嫂!”崇禎帝淚流滿面,望那張太后,“朕把祖宗傳下的江山丟啦,朕把它丟啦!”
“做不得皇帝,便做個丈夫,做個父親罷,止如皇宮這般大,一家老小如何生活,卻該你來操心!”張太后嘆道。
“朕該如何?”崇禎帝哭泣。
“哎!”張太后嘆一聲,“止將貴重的發賣了,遣散婢仆,自亦夠我們日用生活的!”
“……”崇禎帝哽咽無言。
北七省盡入唐惟一之手,那混元軍亦自兵臨江北,南六省風聲鶴唳。
“陛下,為何躊躇北岸?止我軍海船齊備,自亦一舉渡江,一統天下,亦可自福州北上,南北夾擊!”王夢如卻于長江北岸陪同唐惟一巡視。
“文風薈萃,繁華盛景,實不忍毀于兵戈也!”唐惟一卻心生不忍。
“陛下仁慈,止軍兵至此,自當取之,若無功而返,恐挫鋒銳也!”王夢如道。
“亦知此理!”唐惟一嘆一聲,“若可不動刀兵取之,自亦完功也!且待半月!”
“陛下仁慈,實天下之福也!”王夢如贊道。
卻見身如鴻雁般,已渡江而去。
東林書院。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卻見兩側,唐惟一止覺好笑。
“你是何人?”卻見個青年士子上前,神情不善,“止聞你言語間譏諷,可有什么可笑之處?”
“止言東林黨禍國殃民,便覺可笑,止當妄言,今見這兩行,便覺實是個真的!”唐惟一笑道。
“放肆!”青年士子勃然色變。
“你若讀書,卻是為個什么?”唐惟一道。
“自亦搏個功名,光宗耀祖也!”青年士子理直氣壯。
“你事事關心,又是為個什么?”唐惟一道。
“自亦撥亂反正,治國平天下!”青年士子慷慨激昂。
“我讀書,止為明個理,明個理,自亦復良知本體,止依良知做個功,自亦德傳天下,德傳天下,自亦光宗耀祖也!”唐惟一道。
“卻是心學余孽,妖言惑眾也!”青年士子冷笑。
“你可有個仁心?”唐惟一道。
“自亦有之!”青年士子道。
“卻生于哪里?”唐惟一道。
“生于天下也!”青年士子道。
“生于天下,自亦是那天下的,怎說是你的?”唐惟一道。
“止我生的仁心,自亦是我的!”青年士子道。
“卻與你身上,未見那個仁心,若你有那仁心,大明怎會亡了?”唐惟一道。
“強詞奪理,大明亡國,實是昏君倒行逆施也!”青年士子道。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卻道農夫貧困,止受個重負,艱辛求活,士人讀書明理,衣食不愁,亦受投獻,掘大明之根基,商賈金銀滿倉,亦不繳納稅賦,卻見農夫賣兒賣女,可生惻隱心?”唐惟一道。
“……”青年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