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率驅動器的作用效果,有一個作用范圍,超出范圍的曲率變化無法保證。到目前為止,即便是高等文明建造的太空戰艦,最大的也就是戰列艦和太空母艦……”
艦隊中的曲率科技研究員,開始做相關的解釋:“根據我們得到的資料,戰列艦的平均艦長是3000米,太空母艦略微長一些,但也長得不多。
“而且,事實上在進入太空時代之后,太空母艦對戰列艦的優勢,不像海洋時代那么大,所以太空母艦依舊存在,但達不到淘汰掉戰列艦的程度。”
事實上,在海洋時代,海洋母艦之所以會淘汰掉戰列艦,其實不是母艦強,而是飛機強。
海洋時代的戰爭,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正爭奪制空權。
是飛機淘汰了掉了戰列艦,母艦作為移動機場登上了歷史舞臺。
然而,在進入太空時代之后,飛機反而被淘汰了。
或者說,太空戰艦就是太空時代的飛機,而太空戰艦已經不需要飛機場了。
當然,太空時代依舊有太空母艦。
不過,三眼文明和光合文明的太空母艦數量不多,太空母艦數量最多的是機械帝國。
機械帝國的太空母艦,會搭在數以千計的無人戰斗艦。
數量如此龐大的無人戰斗艦,即便是軍事科技樹點滿的三眼族,控制起來也很難發揮出理想的戰斗力。
不過,在這一點上,機械帝國就不一樣了。
機械帝國點的鋸齒機械自動化科技樹,戰艦自動化戰斗方案都能賣給人類,可想而知他們賣的科技不可能是他們最尖端的科技。
因此,機械帝國是最喜歡建造太空母艦的文明,使用大量的無人戰斗艦進行戰斗。
而且,說是無人戰斗艦,其背后卻可能是某個三角星人在操控,就像完一場空戰游戲一樣,可以玩出很多驚奇的操作。
曲率科技研究員發現自己跑題了,趕緊把話題拉回來,繼續說道:“按照我們的計算,如果想要讓整顆戴斯彗星進入曲率飛行狀態,非常困難。
“如果非要讓戴斯彗星進行曲率飛行的話,必須要讓戴斯彗星的體積縮小到現在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直徑縮小一半,達到10公里直徑,才有可能實現。
“而且,由于曲率驅動器的作用范圍,并沒有絕對區域,而是曲率作用強度會隨著距離不斷減小。
“因此,10公里直徑的彗星進入曲率飛行,無法保證起結構的完整性,距離核心較遠的地方,可能會出現結構性撕裂,甚至是解體。”
艦隊各部門繼續討論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其實,曲率彗星這個方案,并不是必須進行的,使用動力引擎給彗星加速,提高撞擊威力,也足夠對亞頓3號星造成威脅了。”有人覺得曲率彗星方案難度太大,提議放棄這個提議。
另一名艦隊中將領反對道:“其實,將直徑縮小到10公里,也不是不行。辦法也很簡單,直接將彗星切掉一半就行,這對于我們來說,難度不大。”
切開一顆直徑20公里的彗星,對于擁有恒星級超級戰士的人類艦隊來說,確實不算什么難事。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做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