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就是金陵,饒是李寬見多識廣,還是被這座城市震驚了一番。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頭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金陵從此崛起,使中國的政治中心走出黃河文化板塊的格局,引領了長江流域及整個中國南方地區的發展,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六朝時期,金陵已達二十八萬戶,人口超過百萬,是世界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也是六朝時期中國的經濟、文化、政治、軍事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金陵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中國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深遠的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衣冠南渡使漢民族在金陵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被歷代所傳誦。
金陵是中國古典文化和風雅文化的代表城市,代表著古典中華文明,有“天下文樞”之稱,六朝時的金陵和羅馬并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金陵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金陵是中國傳統禮教制度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典范,中國古代都城的杰出代表,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開都城中軸對稱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對后世影響深遠,并深刻影響到東亞各國。六朝皇宮臺城,宮殿壯麗巍峨,殿閣崇偉,為北魏都城以及東亞各國爭相效仿,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深遠影響了后世都城建設的形制。
這就是金陵,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堪比長安的宏大格局,更有無數士子騷人,衣冠南渡之后,天下名副其實的文化寶地。
雖然震驚,李寬卻沒有欣賞的心思,順著那條線,他來到了金陵城最著名秦淮河岸邊,秦淮河內,一艘艘畫舫穿梭不停,雖然只是傍晚,遠未到畫舫生意最好的時候,依舊游人如織,畫舫上的姑娘們笑語妍妍,惹人神往。
李寬沉默的看著其中一艘不太顯眼的畫舫,那畫舫上有十幾個姑娘,規模不大,混雜在秦淮河中,不甚顯眼,但是若仔細看,就會發現,那些姑娘們,雖然在笑,眼中卻沒有一絲笑意,盡是冷漠的光芒,看著客人,就像是看著死人一般。
“西楚兄!”李敬業沉聲道:“此地絕非善地,你看那畫舫之上,最起碼有七處藏兵之所,就這么一艘畫舫,若是想要走,根本就沒有人能攔住。”
李寬隨手摘下李敬業腰間的橫刀,握在手中,倉啷一聲,清亮的長刀出鞘之聲傳出,宛如龍吟。
“你們去金陵府調集府兵,我自去看看!”
“二哥不可!”李恪大急道:“二哥千金之軀,怎能涉險,不若等大軍到來,把這些人一網打盡。”
獨孤謀也搖頭道:“西楚兄,不是我膽小怕事,事關重大,不能草率行事,那些人很明顯是沖著你來的,或者說是沖著變法來的,你若是有失,不僅僅我們收到牽連,陛下動怒,天下必然震蕩,這些人行蹤詭秘,躲藏起來,更加難以尋找,但是卻動搖國本,得不償失。”
長孫晟也道:“二郎,小心為好,不能意氣用事。”
李寬隨手挽了個漂亮的刀花,刀光一閃,旁邊護欄上的石頭柱子被削成兩半。
李敬業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的刀,他自然知道是什么貨色,神兵利器算不上,但也是以百煉鋼打造出來的上好貨色,卻絕對不可能有這般鋒利,能一刀斷石,這是持刀人的本事。
“走!”李敬業斷然道:“西楚兄的本事,已經足以應付,我爹說過,這世間有奇人,能一葦渡江,也能飛縱無痕,更有人能以一己之力力破萬軍,西楚兄的本事,我們不用操心。”
眾人之中,論打架的功夫,還要數程處默與尉遲寶林,這是家學淵源,論眼界見識,李恪與獨孤謀都是不二之選,李敬業能看出來,他們自然也能看出來,當即不再遲疑,快速離去,因為他們知道,憑他們的本事,非但幫不上忙,還可能拖后腿,還不如早早去搬救兵。
李寬就那么站在那里,玄色袍服隨風飄蕩,一種極其怪異的氣場,令他身邊的行人不由自主的遠離他,仿佛如避蛇蝎。
過了足足半刻鐘,終于有人來了,一個漁夫打扮的老頭笑吟吟的湊了上來,道:“敢問公子從何而來?”
“從來處來!”
“往何處去?”
“到去處去!”
那漁夫默然,表情變得極其怪異,當即躬身施禮道:“山野村夫王東,見過楚王殿下。”
李寬連看都沒看他一眼,冷漠的道:“故弄玄虛,速速找個能做主的人過來與本王談,你算個什么東西,也配跟本王對話!”
漁夫王東面色微怒,旋即平靜了下來,笑吟吟的道:“殿下說的是,殿下身負兩朝帝皇血脈,尊貴無比,在下自然是沒有資格與殿下對話,請殿下上船一敘,鄙主人恭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