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朝嘗試過用碎玉劍鋒芒去將老僧的金剛不壞之軀切開沒有成功,故沒有再去用無距去接近老僧。
兩人只是互相對望著,像是在等待著什么,任由晶瑩細碎將自身染白。
良久,天際之間恢復了一抹淡藍,晶瑩細碎也轉化成了淡藍。
老僧開口,佛音不再溫和,字字如雷音響徹,字字充滿了佛家威嚴。
“如是我聞:以三昧力故,令刪提嵐界一切山樹草木土地變為七寶,令諸大眾悉得自見,皆于佛前聽受妙法……”
佛言如雷音,順著天穹飄蕩極遠,殿內那些僧人,山下的佛門信徒,乃至宋國,乃至齊國之人都似乎聽到了講經首座的佛音,他們或跪或拜,或雙手合十隨著佛言語境而齊聲禱告。
只是瓦山之巔那剛剛變得微藍的天穹再次泛白,平靜不過盞茶的天地之息再次順著八荒而來至瓦山。
本就殘缺的瓦山再是承受不住佛言之力,如同在滔浪間搖擺的小舟,堅硬的山體崩裂化作了無數量的巨石滾落,殘存的草木在這一刻徹底化作了飛灰。
不知在哪一刻,老僧舉起了自己的手,手中映照著燦爛無比的七彩霞光,在霞光間,似乎有著一座浮空的大山,山上有見古剎,古剎內的和尚或是誦經,或是練武,或是相互討論佛法。
佛言既出,那自然便有佛界而生。
只是這一次老僧的佛界并不是借助外界框架生出,而是自掌間而蘊,這才是他真正的佛界。
掌,便是世界,所以他揮手,瓦山傾倒,整個世界都傾倒。
……
葉朝在老僧誦經之時便就感覺到了其所誦經文所蘊含的偉力,所以在那時起,他便向著前方踏出了腳步。
每一步都走的極為迅速,每一步都將山石踏碎,每一步天穹之上就會出現一道晶瑩的細碎。
待他最后一步踏完,瓦山之上的蒼穹似乎變成了一面被踩碎的水晶,而后他躍起,漫天水晶碎片綻放出了晶瑩的亮光。
他揮劍,碎片連成一線。
落身,斬劍,瓦山之巔蒼穹俱碎。
……
當年夫子對葉朝說過,他曾在明字卷中看到了一輪皎潔的玉盤。
李慢慢對葉朝說過,他在明字卷中看到了一汪清水,清水之間流淌著無數道雜亂細碎的筆劃。
而葉朝在翻看明字卷的時候,看到的是細碎的線條,那些線條雜亂的勾連在一起,很像是藍天流淌過的道道白云。
所以自看過明字卷后,他便喜歡在小湖畔瞇著眼睛看藍天,看白云。
也是自那以后,他一直在悟獨屬于自己的劍,能夠將那些雜亂細碎的線條化成一條最簡單垂線的劍。
因為他喜歡持劍而斬,而斬劍留下的便是一條垂線。
(這一章寫的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