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的初試其實并不復雜。經過海選之后的選手們單獨進入考核室,然后表演自己的才藝。
作為偶像,自然不可能和普通意義上的選秀相同。
但總體而言,初試的標準會有比較寬泛。
顏值是首選。
除非是實力非常厲害,但顏值一般的女孩子,才會進入待定階段,否則大體上顏值都不差。
這是實話。
小偶像是作為養成系的存在,沒有理由人家粉絲去集體供養一個丑女。
哪怕這名丑女的實力更強一些。
但說實話,前來當小偶像的實力到底有多少,顯然還是一個很讓人無奈的事情。
實力這種東西,其實并不是太過重要。
重要的是顏值、口才。
其實養成系偶像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標準。
顏值高,口才高的,才是王道。
反倒是自身實力有也可以,沒有也無所謂。
什么叫養成?
你六邊形戰士,是永遠不如一枝獨秀的。
原因就在于養成系偶像的粘連度。
通過小偶像的不斷培養,從而進步,然后吸引更多的粉絲氪金。
說白了,養成系偶像賺的就是粉絲的錢!
但是粉絲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所以如果你不能做到持續進步也別想能夠留住粉絲。
為了盡可能的提高粉絲粘連度,彭輝摒棄了養成系偶像一年一屆招人的情況。
具體招人的時間是間隔三年。
為什么非要間隔三年呢?
三年一輪的話,固然在粉絲收入上不會太高,但是卻保證了小偶像的自身價值。
其實前世塞納河48本身的運營模式不錯,但是頻繁的招募,導致許多的小偶像很快泯然眾人,更是從巔峰時期的三百多人,一直減到了最后只剩下三地一百多人的窘境。
這就是過度消費粉絲經紀的后果。
其實運營出一個頂級IP,一名十分有名的當紅女藝人,要比單純的吸收粉絲本身的經紀更加賺錢。
所以從一開始,彭輝就沒有打算走AKB的養成系偶像路線。
其實就連AKB的養成系偶像路線,最終也還是步入娛樂圈的。
一味的照搬,只能讓原本的AKB粉絲厭惡,讓吃瓜路人茫然。
畢竟這個女團本身人數就很多,頻繁的更換人選,很容易讓人臉盲。
對于資本而言,既然是賺粉絲錢,自然是IP,也就是旗下藝人越多越好。
但在彭輝看來,想要真正賺錢,就應該捧出一個到兩個的優秀資源,然后其他的人氣也不能太差。
其實前世塞納河48之所以會出現頻繁的退出,更是錯失了許多優質藝人,大體上還是因為公司的方向出了問題。
小偶像在成長起來之前,那才能夠吸多少金?
一個優質的小偶像的吸金能力,是遠超于二十幾個默默無聞的小偶像的。
只能說,為了賺快錢,斯巴當初太著急了。
不過當初的斯巴也是沒有辦法。
前期還能依靠AKB48姐妹團的稱號騙投資,可后期等到找不到投資之后,就只能靠熬著,熬小偶像的解約金。
前世業內就有著一種很讓人無語的公司。
一次簽約一百個小男生或者小女生,然后這一百個人里面,只要有一個人能夠火了,那么其他人的錢就不算白費。
至于剩下的人,就這樣熬著。
熬到后來,就是賺你的違約金。
一個人五十萬,一百個人就是五千萬。
不得不說,這也只是業內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