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任何選秀節目,到了中后期的時候,都差不多。
《華夏好聲音》也不例外。
但是只需要前期觀眾被新奇的設定吸引住,這部綜藝的收視率就不會低!
此前,收視率的記錄是由已經開播二十多年的《快樂大本營》保持的。
不過這些年《快本》的收視率基本上都維持在2%左右。
這還是因為這是芒果臺的標志性節目的緣故。
和前世的情況差不多。
不過前世的時候,《華夏好聲音》最終以十四期平均收視率3.815的數字驚艷開場,直接改寫了整個華夏綜藝市場的格局!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整個娛樂圈才終于逐漸走上了正軌,也陸續開始“照搬”起了韓綜。
資本的積累,在任何時候的開始,都是赤果果、血淋淋的!
當然,這之后的幾年里,國內綜藝也經歷了先后抄襲、代理、原創的階段,也逐漸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好事。
因為那個時候的國內娛樂圈,實際上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情況。
而華夏民族,從這個民族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民族融合的開始。
只有吸收外來的雨露,才能夠釀成我們自己的美酒。
當然,這個過程自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但是逐漸進步總比永遠也不進步,甚至逐漸退步強。
很快,第一期的節目就制作完成了。
拿去送審,自然一路通過。
送審完成,彭輝也就開始正式宣傳。
很快,節目就定檔在了半個月之后,也就是七月中旬。
此時,經過近兩個月的海選,從全國五千多個特殊的聲音中,挑選出六十個選手參加節目第一階段導師盲選環節。
如此龐大且聲勢浩大的選秀節目,也從一開始就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
此時,《杉杉來了》終于上映。
完全有別于現有偶像劇的甜寵向模式,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的注意。
許多原本就喜歡青春偶像劇的,自發的形成了自來水,在網絡上向路人安利。
當然,其中也有著水軍推波助瀾。
沒有水軍是不可能的,畢竟任何劇組都要進行宣傳的。
雖說如今因為《華夏好聲音》的緣故,人們十分關注鵬達。
但是更多的是關注《華夏好聲音》,對于《杉杉來了》這部戲本身并不了解。
而且在聽聞了鵬達自制劇之后,總會有人在刷什么很LOW、很尷尬的發言。
所以宣傳也是必然的。
不得不說,《杉杉來了》作為一款能夠在《星你》的爆火之下,仍舊搶下不俗收視率的電視劇,其本身的優秀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也因此誕生了“塘主”這個揶揄的外號,但這何嘗不是一種“出圈”呢?
對于一部影視劇而言,最怕的就是被人忘記!
能夠擁有一個標簽化的符號,其實才是最好的事情。
《杉杉來了》不出任何意外的爆了。
尤其是在有人說出了這部戲的故事是有著原形的時候,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收視率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很快,鵬達的劇再次制霸了整個黃金檔。
這部在黃金檔播出,與一種婆媳大戰、家長里短的劇集中脫穎而出的《杉杉來了》,更是讓觀眾對于鵬達刮目相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