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一個男童星的一次肆意妄為?
這種舉動不嚴懲,難道還要真的等到事情發生了之后,聆聽那些少女的哭泣么?
就只是一己之私,卻造成其他人的名譽受損,也許還會出現有些心理建設脆弱的小女孩因此輕生。
這樣的所謂偶像,也值得追隨么?
林楊的事情,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告一段落了。
其實彭輝還是很看好林楊的。
否則也不會讓他主演小智了。
畢竟誰都知道,這個角色很重要。
后來有人在一次采訪的時候,詢問起彭輝,為什么不給林楊一定比例的股份。
彭輝只是笑了笑,說了一個國外童星的名字。
在上個世紀末,歐美那邊有一個童星,那名童星主演了一個很有名的系列,叫什么《失蹤的寶貝》系列的兩部作品。
那名童星從一歲一直演到了七歲。
然而就在那名童星的事業即將走向輝煌的時候,他卻悄然無息中消失在了娛樂圈里。
原因很簡單。
因為兒子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大童星,他的父母染上了賭毒兩種萬惡之源。
直接導致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就變成了父母吸血的枯樹。
最終這位童星,也染上了吸毒,至此,事業全毀,再無音信。
《寶可夢》是現如今全球聞名的系列作品。
這樣的作品里,作為男主角的小智,林楊自然也收獲了同樣豐厚的待遇。
然而如此豐厚的待遇,對于他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
雖說林楊的父親在政府機關工作,但是這貿然多出了大量的錢財,顯然也不是一件好事。
再加上彭輝也不可能將如此龐大的利潤分給別人一杯羹。
畢竟有些東西,給了就不好收回來了。
也因此,彭輝自然不可能付出什么百分比收益。
國內不是國外,在國外,可能某個系列離開了某個人是不行的。
但是在國內,說白了,離開了也很容易換人。
換人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也是沒轍,動漫可以隨意的使用萬年不長大的十歲孩子,可真人特攝片卻不可能。
而一旦對方長大,先且不說形象如何,就只說萬一出現黃賭毒的情況,又或者出現一系列的負面新聞,那怎么辦?
《寶可夢》是一個能夠連載二十年,卻絲毫沒有任何完結跡象的作品。
如果單純用一位演員,那顯然對于整部作品不利。
鵬達為什么要逐漸將目標放到了游戲上?
目的可不僅僅只是因為游戲對于彭輝而言更加擅長,更加關鍵的一點就是,可以通過游戲推出真人版特攝劇。
但是如果用真人版特攝劇去制作游戲,顯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說白了,還是劇情的鍋。
有些情節,可能更適合游戲,但是對于真人特攝劇而言,卻是雞肋。
反之亦然。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彭輝才逐漸更改IP側重。
當然,游戲本質上其實就是一串數據。
在前世,游戲業在國內并不發達。
一方面是因為盜版橫行,游戲又十分容易被盜版,以至于國內的單機游戲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網絡游戲也就成為了前世最為出名的數字游戲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