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成員這個詞,如果放在韓國女團里,那就是專業名詞“ACE”。而很遺憾的是,H隊并沒有這樣的成員。
和S隊、N隊的“老來俏”,N隊的“紅繩會”、“黑澀會”不同,H隊并沒有那種初次見面,就能夠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員。
就算其中的一些成員論實力、論顏值,其實絲毫不遜色于S隊和N隊,但還是沒有一個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點。
恰恰相反,不論是S隊,還是N隊,都是由諸多“有梗”且有趣,并且實力和顏值都不錯的小姐姐組成的。
這樣分配當然不合理。
但是彭輝最終還是同意了這種分配方式。
說白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羊群效應。
當某位成員成為某個隊伍的代表甚至成為整個團體的領頭人之后,那么才能夠讓這個團隊被更多人知道。
雖然塞納河在公司戰略上,只是作為藝人預備役培養的。
但是既然彭輝弄了這個女團,自然也就希望能夠將這一支女團弄得像樣子一些。
哪怕只能是勉強盈利,也不枉這群小姐姐們信賴鵬達,并且愿意來到鵬達揮灑青春。
所以讓一些優秀的人員進行集中,才是王道。
甚至以后塞納河還會開設分公司。
而且這些分公司也都會有著各自的ACE。
甚至還包括了一些原本優秀卻并不起眼的老成員,也可能會被分配到分公司,并且領導整個分公司出彩。
總體的套路其實還是前世snh48的那一套。
但是鵬達之所以是鵬達,彭輝之所以是彭輝。
就意味著必然不可能如同前世斯巴那么坑。
倒不是說斯巴不想好,而是它好不了。
原因很簡單。
任何一家影視劇制作公司,尤其是任何一家知名影視劇制作公司的員工,大多數都是業內很有名的幕后。
可以說你要是真的想要發展,想要制作影視劇,那就要花費大代價去挖掘幕后人員。
然而問題是,別看幕后人員那么重要,但實際上除去個別幾個人之外,絕大多數的圈內人,都不太在意幕后人員的好壞。
對于他們而言,只要是幕后人員,然后有些名聲,就夠了。
至于說這個人到底實力怎么樣……
其實并不重要。
斯巴就是這樣做的。
試問,一個稍稍有些逼格的導演,可能會去一家女團經紀公司去當導演么?
根本不可能。
那么會有導演愿意去賺個幾百萬,怕個一共加起來才幾千萬的作品么?
也許會有,但這樣的導演絕對不是知名導演!
所以斯巴悲劇了。
拍一部戲,賠一部。
好不容易捧起來一個小鞠吧,結果偏偏小鞠自己也糊的夠嗆。
接連幾部作品簡直糊穿地心。
幾次下來,就算是有著總選舉回血,斯巴也扛不住了。
好不容易小鞠不用關注,開始考慮推廣其他人的時候,結果偏偏又遇到了萬年老三反水。
不但徹底和斯巴決裂,更是開啟了自己的個人藝人之路。
斯巴自然不可能再播放對方主演的作品。
可偏偏的是,萬年老三拍的那部戲,正好就是斯巴在21之前唯一一部投入了大量制作費用的現代都市劇!
雖說男主角是一個業內名聲很差的小鮮肉,但是顯然制片成本也是按照幾千萬來算的。
結果可倒好,直接女主角反水,根本播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