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是當下對青春電影的形容。
李藝其實對于青春題材的電影很包容,只要不出現車禍、墮胎這些都可以!
在他的心里,《初戀那件小事》就算得上青春題材的典型之作。
“唉,什么時候我才拍能一部清新脫俗的青春電影。”
沒過多久,電影開始了。
影院里觀眾們的說話聲也漸漸少了起來。
只是不時還有兩個小孩在吵鬧......
李藝想不明白為什么看這種電影還要帶小孩,一想到等會兒熊孩子的喊叫聲,李藝的耳膜又開始犯疼了。
電影一開始,寒庚和李藝便出現在了熒幕上。
相對于《繡春刀》的上映,宋瑩瑩這一次倒是淡定了很多,她一邊看,一邊點評著:“你的神態沒有寒庚的自然,下次要注意一些。”
從專業角度來看,宋瑩瑩或許比不上導演等專業人士,但是單從一個吃瓜群眾的迷妹來說,宋瑩瑩的資歷就完全足夠了。
隨著電影的深入,大家從一開始的吐槽,以為肯定是標準化套路,到后來的嬉笑反思。
而電影從梳理基本事實開始,戲里的寒庚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陪于文文,她感到不安心,要求更多的陪伴和更多的關愛。
寒庚卻覺得自己打拼事業已經很累了,怪她過分要求,所以矛盾日益積累,最后不可收拾。
最后,兩人分了手。
寒庚和李藝徹夜狂歡,宣告他們要參加終極單身派對,結果因為約了一對反差極大的雙胞胎姐妹而惹得大家伙兒都仰頭大笑。
可是,短暫的歡樂聲換來的卻是更加沉痛的劇情。
當于文文和寒庚最終再也回不去的時候,影院里的許多觀眾都抽泣了起來。
甚至李藝聽到剛前座那位吐槽的女生,更是對著她閨蜜哭喊道:“我,我想他了。”
李藝瞄了一眼旁邊的宋瑩瑩。
雖然宋瑩瑩看過不少的情感劇,但是淚點極低的她早在電影放到一半的時候就開始擦眼淚了。
“還真的是情感豐富的妮子。”李藝內心感慨著。
最后一個鏡頭是回到寒庚創業的第一天,于文文送身無分文的寒庚上班。
其實李藝明白陳導為什么這么拍。
這已經很明顯暗示出了主題,因為如果從純愛情片的角度來看,顯然是回到兩人認識的第一天更催淚,滄海桑田的震撼力也更強。
但從階層分化的角度來看就再合適不過了:這正是一切悲劇的開始。
電影響起了主題曲《說散就散》,落下了帷幕。
在場很多的女生都哭了起來,甚至有些還趴著嚎啕大哭,完全不介意旁邊是否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