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藝說出“鵝鵝鵝”時,百人挑戰團的觀眾們紛紛應道:“曲項向天歌!”
李藝微笑道:“看來咱們的挑戰者知識很淵博啊?”
董卿樂了,她笑道:“果然我們的李藝具有幽默的天賦細胞,那我們廢話不多說,請李藝走上挑戰席!”
李藝順著方向,來到舞臺中央的挑戰席,等待比賽的正式開始。
而在開始之前,董卿介紹著點評嘉賓:“今晚點評嘉賓的陣容也是格外地豪華,接下來我為大家做一個介紹,他們是——”
“何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立群,歡迎王老師。”
“京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歡迎康老師。”
......
一陣介紹完后,董卿便說道:“有請康震老師用詩詞為我們的選手表達一份祝福。”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希望每位選手能夠賽出風采,賽出水平,另外我對李藝這小伙子很期待。”
康震說完便看向了李藝,眨了下眼,cue了他一下。
李藝微微點頭,以示回應。
董卿接下來說著規則:“現在,我們的挑戰者李藝即將要和百人團答題,如果挑戰者答對,百人團有人答錯,則答錯者的花朵將會消失,答錯的數量即為選手的得分,李藝你準備好了么?”
李藝深呼吸一口氣,應道:“準備好了。”
其實此刻的他,有些緊張。
甚至不亞于去參加《歌手》。
畢竟《歌手》的舞臺下,自己能夠充分發揮。
可《古詩詞大會》不同,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如果李藝沒有文人知識技能,說什么他都不會來到這里。
“好,讓我們來看第一題!”董卿展示大屏幕上的題目。
李藝抬頭一看,小聲地哇了一聲,這第一題不應該出點“床前明月光”才對么?
怎么一來就這么難?
只見屏幕上顯示著:
“【】
【】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董卿隨即說道:“請接上一聯。”
李藝看著大家都在積極答題,自己也在回憶著這首詩的出處和上聯。
董卿問著李藝:“挑戰者答題。”
許多人都很是期待,猜測李藝究竟能不能答出來。
不少小朋友對于這位帥氣的大哥哥都很有信心。
他們齊聲喊道:“加油,加油!”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這首詩太難了,沒有專門去研究過古詩詞的話,挑戰者就會被這首詩難倒。
只是他們的猜想錯了。
李藝高聲道:“我的答案是: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此話一出,董卿立即鼓掌道:“回答正確!!”
頓時在場的百人團觀眾紛紛鼓掌。
康震給李藝點了一個贊,他笑道:“其實我一開始以為李藝第一題就遇到困難了,沒想到這么快就答出來。”
董卿也贊同道:“看來我們這一次的嘉賓很有來歷,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一道題李藝能夠擊敗百人團的多少選手!”
大屏幕上顯示出了21人的字數。
“恭喜李藝擊敗百人團的21人,讓我們再看下一題!”
一題就擊敗了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