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出了門,他想要轉轉。
看看家鄉的山清水秀。
不得不說,家鄉的空氣都特別清新。
他一個人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在這里,他不用戴上口罩。
因為狗仔隊不可能跑那么遠來拍自己。
也不用擔心別人認出來。
因為這里的人他都認識。
他路過稻田處,發現一個戴著草帽的中年漢子正在搗鼓著。
李藝見這背影有些熟,便喊了一句:“吳老師?”
那中年漢子回過頭,看著李藝,露出了潔白的牙齒。
“你是小藝是吧?!這么多年沒見了。”吳老師甩了甩滿是泥巴的手,樂呵道。
吳老師是李藝在小時候的老師,那會兒因為數學成績差,蘇洛美便讓同村的吳老師在暑假期間給李藝補習一陣子。
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吳老師竟然一下子就認出了李藝。
李藝看著他,問道:“吳老師身體可好?”
“很好,硬朗得很呢。”吳老師笑道。
他把褲管折了兩下,隨后從田地里跳了上來。
“走,咱們去那兒小亭子聊聊。”吳老師拿起一個保溫杯便走了過去。
剛一坐下,吳老師便興奮道:“我知道你今天回來,正想著我收完那些苗,就去你家看看去。”
“想不到吳老師這么多年未見,竟然還能一下子認出我來。”李藝笑了笑。
“當然了。”
吳老師解釋道:“你那精神勁兒,我一眼就能認出,小時候我就說你是個精神小伙子,雖然調皮,但是朝氣滿滿!”
李藝點點頭,共同回憶起以前的事情。
“去了大城市,是不是比家鄉這里好一些?”吳老師喝了兩口水,問道。
李藝搖著頭:“也沒有很好,大城市里每個人都很忙碌,包括我自己,很累。”
吳老師深有感觸,他看著遠處的田野:“是啊,大世界外面浮躁,有時候看看山,看看水也不錯。”
“以前啊,我小時候,捉魚和釣魚是我最大的樂趣,就好比現在這個天氣,正是小魚繁殖和生長的時候,我們一般不捉魚的。”
“一到秋天,我們就開始四處找魚、捉魚了,那時候的稻田、小溪、堰塘里,到處都有我們找魚、捉魚的身影。”
“農忙時,我們幫著大人們割水稻、拾稻穗、踩谷樁,更多的時間是在稻田里捉魚蝦。”
“那時,水池、稻田幾乎都不下魚苗,所以只有鯽魚自己繁殖生長,有的稻田魚多一些,有的稻田幾乎沒有什么魚。”
吳老師很感慨地說著這些。
而李藝并沒有感覺到矯情,反而是靜靜地聽著。
“那時候去學校,現在這條大馬路在當時是一條泥濘的小路,也是去我爺爺家的小路,當時我走到家門口時,能清楚的看到,在左邊是一個廢舊的洗衣臺,右邊還放著爺爺手編的竹背簍,門前還是那幾顆老樹。”
“夏天,老樹長著茂盛的枝葉,為我遮陰避涼;冬天,老樹掉光了葉子,卻還是堅強的挺立在那兒,讓我佩服、感嘆它的頑強。”
“老樹的下面是一片稻田,這時的稻穗還沒長出來,但這茂盛的稻田像一幅美景圖,即便現在過去幾十年了,我也沒有忘記。”
李藝也樂呵起來:“是啊,我記得我來這兒的時候是夏天,太陽大得很,然后莊稼都長得很好,長輩們齊聚田間地頭,挽起褲腿、手持鐮刀,在那收割著。”
“我還記得后頭屋的大黃狗趴在地上,熱的直吐舌頭,田里的青蛙也很熱,拼命地唱著歌。”
“有的人在樹蔭下避暑,還有的人在游泳池里游泳,連小河里的水也被曬的火熱,大樹的綠葉和盛開的鮮花還有稻田里的稻子都耷拉著腦袋,因為夏天實在太炎熱了。”
說著說著,吳老師看著李藝,笑道:“你既然這么向往懷念農村的生活,要不待在家里一陣子,多享受一下。”
李藝點著頭:“好啊,明天我就陪吳老師來田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