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這部電影珍貴的意義在于,打破傳統故事框架束縛,找到了哪吒在新時代可以挖掘的意義。
哪吒這個故事,引起了當下許多年輕人的共鳴,他們拼搏奮斗焦慮,希望被別人認可,一出生就被人看不起,但是只要堅信自己的路走下去,終將得到別人的認可。
因此,哪吒這部電影將會是一個經典,再過10年,20年去回看,依然有他獨特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一部商業片。】
這篇文章一出,立即被豆瓣論壇封為最正解的帖子。
“說得太好了!”
“對!我單方面認為這絕對是本年度最好看的電影!”
“哪吒沖鴨!!”
一時間,似乎大家的熱情都高漲起來。
他們甚至覺得如果不去看哪吒的電影,那么就會后悔一輩子。
就在大家討論的熱烈時,一家出名的媒體想要采訪一下李藝。
陳燕毓經過李藝的同意后,便安排在當天下午。
李藝在下午的時候,來到了咖啡館。
他很喜歡在徐奶奶的咖啡館接受采訪。
安逸。
不一會兒,媒體記者便來了。
李藝詢問道:“想要喝什么?”
記者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女孩,她第一次接觸這么大咖的明星,難免有些激動。
當她聽到李藝要請自己喝奶茶的時候,她更是激動不已。
“這,我要一杯原味的吧。”記者小妹說道。
記者坐在李藝的面前,先是自我介紹道:“你好,我是橙瓜媒體的周倩倩。”
“倩倩你好。”李藝微笑道。
與此同時,他還和身后的攝影大哥揮揮手。
但因為攝影大哥扛著攝像頭,所以不能騰出手。
他只能用攝像機上下搖動了下,代表打著招呼。
記者和李藝準備就緒后,便開始為期半小時的采訪環節。
“很高興能夠邀李藝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我想要問一下,聽說這一次《魔童降世》運用了大量的特效三維,那么究竟多少人參與了制作呢?”
李藝聽到這個問題,仔細想了下后回答:“我們《哪吒》實際參與制作人員超過1600人。”
“1600人?這么多?”記者瞪大了眼睛,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是的,最初全片有5000多個鏡頭,是普通動畫電影的3倍,我反復挑選后留下了2000個,成片中1318個特效鏡頭,占比達到80%,用了全國20多個特效團隊來協助完成。”
李藝淡定道:“僅僅“江山社稷圖中四個人搶筆”這個景的草圖就做了一個月時間,而結尾的幾個大特效段落僅測試時間都在2個月左右。”
記者覺得很不可思議,“那會不會有許多員工受不了而離開了。”
“有的,因為制作周期長,難度大的原因,讓團隊的很多人都離開了,為兒童哪吒配音的演員是呂艷婷,他在用“人生最低聲線”配音后,近乎失聲了半個月的時間。”
“你還記不記得,片中有一句哪吒的臺詞,【今天是我的生辰宴,都不許哭】?”
記者點點頭。
“這一句話就錄了五十多遍。”李藝解釋道。
記者很是驚訝,“五十遍,你是魔鬼么?”
李藝樂呵道:“其實不是我要求他們這么做,而是他們覺得要用最完美的效果呈現。”
這時,徐奶奶聽到李藝說的這些話,笑罵道:“這小子,又在吹牛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