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遇見的修行者太少,不過寥寥幾人,且其中還有要殺他的敵人。所以掙扎了很多年的不甘和好奇,被現實狠狠打壓漸失未失之時,將會在這樣平淡無趣的夜晚,為他掀開修行神秘的面紗,露出或同冰山一角的容顏。
這小小的一點,足以讓林亦感到無比的快樂和激動,乃至糾結自己該如何選擇。在此之前,他像是個僅有正房的老爺,面對每晚的床榻事,無從選擇。此時,李立青居然能給他送來了美艷更勝正房的小妾,任何一個有**的男人,恐怕都會難以抉擇。
愛情是一回事,**則是另外一回事。
解開紅色細繩,用精致小楷撰寫的文字隨著書卷的鋪開,緩緩出現在林亦的面前。他甘之如飴的吸取書卷上面記載的修行感悟,體會著其上記載的種種玄妙之法。時不時的發出贊嘆的吧唧聲,或是瞪大那雙暗含語言的眼睛,投射讓自身感到震驚的悸動。
所謂修行,在于與天地元氣交互合一。用己淺淡意念操縱天地元氣,控世間人力不可觸及之物。縱便是遨游天際,飛躍九重,也不外乎己身天地元氣之運用累積而已。
修行七大境界,前面的幾層境界落在世間修行者眼中,并非是多么高深晦澀的東西。反而處處透著另眼不屑的意味,至少書卷記載者對于前面四層境界,字字散發著不屑與瞧不起。
前面四層境界。
合意境界最為基礎,乃是用意念感知接觸天地元氣,也有修行初知之名。
明物境界在于用自己的雙眼,將意念附著在雙眸上,看清楚世間事物周身的元氣波動,順著軌跡層層的剝離元氣籠罩,為往后的修行奠定基礎。
離竅境界是修行中關鍵一境,意念離開自己的身體,逐漸去接觸世間事物,順著事物周身元氣波動規律,能夠將意念附著在事物上,進行些簡單的操作。
破障境界即可用意念控制世間大多數事物,不需去剝離探查事物的元氣規律,講究一個強,再操縱元氣控制某些特定的物品用以戰斗。世間稱之為的陣師,劍師等,就是此境的分別,有人擅長用劍,腦海的神魂與劍親和,故而用劍為戰。有人神魂親和天地無主元氣,擅長寫畫,腦海清明,意念強大,則是用天地元氣勾勒成畫,視為天地無窮陣法。
四大基礎境界后,才是真正的修行。
林亦看到最后一字,目瞪口呆還未回過神來,再是不斷翻轉,書卷內容已戛然而止,其后再無記載。
修行七大境界,往后三層只簡單寫了十幾字。
“洞求源、朝道真、破天命。”
“先尋道法妙,再入自然天!”
盯著戛然而止的訊息,林亦吧唧幾下嘴,念想若脫韁野馬,奔騰于天地間,思維漸漸飛射入蒼茫,凡能想,皆在腦海中回蕩不息。
而所代表的后三層境界到底是何名字,到底如何才算是踏入此三境,林亦已然不得而知,連忙翻開泛黃的那卷書,認認真真從頭看到尾,才發現對于修行境界,這本書只字未提,其內不過是些晦澀難懂的心法篇章。
“貪多嚼不爛。”林亦合上書卷,失神收攏燈火,搖頭自嘲:“即便是吞下諸多玄妙,不可修行,不可使用,找不到解決自身癥結的妙法,又能如何!”
念及于此,再是憶起那可笑的病癥,林亦不由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