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向前,城門的守衛并不嚴苛。
隨意的檢查了下林亦身上是否帶著違禁物,就任由其進入。
帝都雖然是王公大臣,皇族子弟居住的地方。但礙于這座雄城乃是整個帝國最繁榮的城池,也是天下諸多英才強者匯聚的地方。偶爾有些四處游歷的游俠進入這座城池,也是理所當然見怪不怪的事,何況帝都內,還有著許多不可測的神秘修行強者保護著帝都。
于是在十年前,那位深居宮中的皇帝陛下,廢除了城門禁令。
只需要經過簡單的查問,再是登記造冊,便可進入城中。
背劍持刀之類,更是無足掛齒。
走過陰暗綿長的城洞,滿地繁華頃刻入眼,琳瑯滿目的物品擺放在商販的商攤上,小販們肆意的叫賣著,進入城門的百姓,大多一入城門便被滿目的景象所迷惑,待在某些攤位面前,久久無法離開,可袖兜中的銀子又實在是輕巧不過,只能忍著誘惑,快步離開。
林亦手中有銀,不過礙于在晉陽的失敗交易,也沒出手的興致。
街道兩邊大多都是零碎的小玩意,偶有讓他提得起興趣瞧上幾眼的,看過幾眼后,也就發現了那些小玩意中的稀松平常,便再無興趣。找到附近的中介館,探尋了周圍有否閑置的院子,找了個風水陽光都足夠的院子,給出了幾錠銀子,租上個兩三月。
學宮的招生,還未去探知。
按照預期來說,應當是這兩三個月內的事,再拖延也不會延長多少時間。
......
林亦獨身一人,安頓好不需要多久。
安頓好了后,見此時的天色還早,想著去軍部衙門消除軍籍的話,也應當是來得及。按照要考學宮的條例,軍部的人也不會為難這方面的考生,只不過軍籍脫離的流程較為繁瑣,早些提供申請文書,早日脫離也是好事。而且在帝國范圍內,兩大學宮的盛名無可比擬。
每年春季招生的時候,皇帝陛下都會出宮看望學子。
而朝堂上的官吏,有近半的官員出自兩大學宮,兩大學宮被譽為直達帝國官場最便捷的通道坦途。不管是為了修行,還是為了做官,兩大學宮的招生都是帝國有識之士不可錯過的。
有點像是前世古代太學國子監的感覺!
林亦不是真正的軍籍,類似于短暫征調的百姓。前兩年,他初到渝關之時,食不飽腹,憑著聰明勁得到了劉文靜的賞識,將他報上了短征軍籍的名單,也算是給他份生活在渝關的例銀,成為了林亦活下去的根本。
雖軍部留籍,其實消除也不難。
何況是為考取學宮,更是不會有任何人阻攔。
過程照例繁瑣麻煩,林亦覺得無聊,說了幾句好話塞了錠銀子,留了句話,過些天辦好了,自己再過來取。那小吏得了好處,又本是瑣碎無聊的小事,盯不盯著都無所謂,也就點頭應下,只是叮囑林亦幾日后,一定要早些來取脫離軍籍的文書,否則過時統一清理軍部內雜事,怕是會不慎損毀,他概不負責。
林亦連連點頭,保證不會忘記。
走出軍部大門,街道空蕩,偶有來往的馬車,都是些頭頂天的朝堂大員。
這條街道,有帝國諸多官署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