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能真正明白的事情,終究少數而已。
大秦帝國屹立千年不倒,靠的是超越諸國愛護百姓的統治理念,同時壓服西方諸國的侵入,則是靠的那些強橫霸道的軍隊。
三支軍隊,在帝國擁有極高的地位,連是三軍元帥在帝國官職上來看弱于三公,可實際上,即便是三公見到那三位元帥,也得保持尊敬的態度,不敢有絲毫怠慢輕視。
在諸國環視的情況下,軍隊在帝國的地位還是尤其高,畢竟要靠著那些元帥將軍領兵打仗,保衛帝國遼闊的疆域,以及守護帝國三大邊境線,自然不可怠慢。
帝國的三公職位,從前或許還有著較高的權威,但到如今的世代,尤其是當今皇帝陛下繼位后,三公的職位上便再難看見滿座的德高望重者。
三公中太尉的位置早已空懸多年,軍部頂天,三軍元帥各司其職,沒必要在三軍元帥之上還設立太尉的職位,同時以免造成三位元帥的反彈,到時候得不償失。
而御史大夫的位置,從幾年前,那位年輕侯爺離世,那場席卷咸陽的風暴結束后,便再也沒有適合御史大夫的官員,而皇帝陛下也有意無意的不愿意談及御史大夫這個位置。
無他,那場風暴中,當時的御史大夫牽連到西疆那場戰爭,皇帝一怒之下,直接抄家滅族。
宰相的位置至今還在,分為左右兩相,不分大小,只分處理事情的方面。五年前,皇帝陛下啟用還是少年的甘羅為相,轟動朝野。原先的宰相倒是沒說任何不中聽的話,也不曾因此而瞧不上那位年輕的少相。
帝國官制有些繁復,卻也沿用古制,設下三公九卿,但多年以來,帝國發生數不清的事情,導致所謂的三公九卿在某些程度上漸漸變成虛職,或者如太尉和御史大夫般,再也無人擔任。
……
……
學宮學生,能修行者自然不在意朝堂中的事情,而那些柔弱書生,學的便是治國理政的道理,自然時時刻刻關心朝堂上面的事,一旦發生某些大事,他們必然是最先知道的那批人。
林亦坐在陰涼的樹下,前些日子才下過場淅淅瀝瀝的春雨,此刻的天氣不至于陰沉,也沒有多好,薄薄的烏云遮蓋了陽光,使得大地出現短暫的暗沉。
聽著那些學生們講述的故事,林亦好奇的故事不多,但聽到了,自然也會記在心里,準備下次有機會,要去了解了解,以免孤陋寡聞。
學宮內,走出道身影!
朝著外面的學生喊了幾聲,林亦聽得清楚,自顧自跟著那些學生們后面,眼神有意無意地打量著從他身邊經過的學生,也在思量那些是修行者。
能殺胡昌,又能考入學宮,想來王濤該是位實力不錯的修行者。
不可否認,能考入學宮的學生,多多少少都帶著些天才的特性,人群中有修行境界的修行者不算少,除開那兩位已經知曉名字的修行者高點。
還有幾位境界不低,林亦的視線不自覺落在了人群中那名身穿墨綠色衣袍的青年身上,從任何角度看,那名青年都帶著別樣的陰狠,身上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還有那股可怕的眼神在眼瞳中游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