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師兄眼里,似從未想過這種可能性,現在忽然得知,有些震驚在所難免,愕然中呆呆思量許久,沉默著不發一言。
事實來看,在很久以前,桃源中的師兄弟們各自修行,很少理會彼此的事情,對于世間凡俗的種種,更是少有理會的時候。
桃源兩位老夫子教導學生,向來都遵從他們自己的意愿,愿意如何修行,便如何修行,從來不過分干涉,偶爾指點迷津,說些修行上的門檻該如何過。
十幾年前,老五進入桃源,本該在桃源中刻苦修行,少理會世間俗事。但當年老五與帝國那位皇帝相交莫逆,又是才經歷場席卷天下的戰斗,老五便離開桃源,到了世間。
不可否認,即便離開桃源,十年修行,對諸多典籍有著超強的領悟,常常觀完典籍,便能明白其中的奧義,開始繼續修行。
十年修行路,所面臨的門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短短十年時間,從初入修行界,到天命巔峰,勉強能施展七境之上大神通,這樣的天賦資質,讓世間許多人感到恐懼。
帝國已有位不可耐的宗圣,難道朝堂之上還有出位比肩宗圣的強者,那帝國的天下,還是不是趙家的天下。
有些官員為一己之私,有些官員則是打著為皇室為帝國著想的名頭,勾結西方諸國中的天池,在無為峰之外伏擊北軍,導致北軍精銳損失殆盡。
至此,那位年輕侯爺的時代落寞。
有史以來,桃源唯一死在外面的弟子,就此誕生。
……
……
大師兄緊緊皺眉,趕走周遭煩悶的春雨,凝視著林亦的面容,迫切的想要看清楚。那股渾然天成的氣質,和五師弟有些相似外,基本再也沒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即便是容貌,即便是氣質,都談不上完全相同,只能是相似,這種相似有著似是而非的感覺。讓大師兄有些不確定,當年少見五師弟,自然不能分辨這種容貌。
桃源諸多弟子,相親相愛中有各自的看法,但大體上是完全相同的,師兄弟之間雖算不上和睦,卻也是深入骨髓的至親。
除了當年,聶束君與仝童之間有些不睦,或者說,因為當年五師弟的事情,導致聶束君對仝童這位二師兄有些不滿。
古禮和驕傲,從來都不是不可并存。
曉白抖了抖背上的林亦,松了松身體的疲憊,雖說他修行境界高深,總背著壯碩青年也不是一回事,身體上仍舊是有些無法承受。
眼簾猛抬,用余光瞥了眼大師兄,見師兄如此沉默,說道:“大師兄,你先不要考慮他是不是真的,還是找個地方把他放下來再說。現在我們還在雨里面,且他好像受傷了。”
大師兄木訥地點了點頭,徑直思索著走在前面,腦袋里面渾然沒想到后面的曉白。對此,曉白只能說無可奈何。
在桃源里面的時候,做任何事情,都是他去做,師兄們都有著自己的借口,而他是小師弟,沒辦法,只能為師兄們服務,好在那些事情都不算勞累,都是些輕輕松松的小事。
除了兩位老師的事情比較麻煩,特別讓曉白無語。一位老師有著頭大青牛,只要在桃源里面就要吃草,吃草還不愿意自己去吃,一定要別人割草來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