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次都是曉白割草,到了牛棚,大青牛負責張開嘴巴,讓曉白把青草喂到它嘴巴里面,而大青牛只負責吃草,高高揚著它的腦袋,正好把粗氣撒在曉白的身上。
導致后面,曉白每次看見大青牛,都有種嗅到青草混著牛屎的味道,瞬間開始惡心干嘔,連是幾個時辰內都見不得任何吃的。
另外一位老師的事情不煩,很是麻煩罷了。那位老師喜歡喝酒,日日都要喝上壺好酒,所以曉白不得已學會釀桃花酒,且日日都要為老師挖地搬酒。
好在這位老師在桃源里面的時間不多,經常閑云野鶴在世間游歷,觀覽世間風景,偶爾有些消息,都是上某些宗派偷酒喝。
偷酒就偷酒,不喜歡偷偷摸摸,直接走上別家山門,正大光明走到別家地窖里面,搬出幾壇老酒,喝了個痛快后,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對此,很多宗派無可奈何,誰叫這位老師太過彪悍,世間宗派幾乎就沒有不知道他名聲的。前些年,還有敢動手的,往后基本上,看見這位,直接選擇關閉山門,不許任何人進山。
眼前背林亦的情況,曉白基本上都養成習慣,沒半點脾氣,背人總比挨打的要好。
即便那些挨打是愛的撫摸,曉白都不愿意這種撫摸再次出現在他的身上。桃源中有幾位師兄的境界最多跟他齊平,可他不能對師兄不敬,所以不能出手。
……
……
帝國的天空顯得陰暗森寒。
一望無際的黑暗籠罩著咸陽,乃至整座帝國的全部疆域。
百姓們處于極端的黑暗中,這道黑暗的來臨,讓整個天圣年間都顯得暗淡無光。皇帝陛下繼位十九年,即便天圣二三年的那場戰爭,對帝國百姓而言都算不得黑暗。
黑暗是相對的。
亦是絕對的。
在舉世最暗的時刻,天圣年間自然顯得無比沉重。在幾年前,那場席卷咸陽的風暴開始的時候,無數百姓以為帝國最暗的時刻即將來臨。
出乎意料的是,風暴中死了很多官員,其中包涵著很多在咸陽非常具有威望的重臣。好在那場風暴來的驟然,去的快然,堅決中能看見皇帝陛下理政能力。
不過這幾年,皇帝陛下不再怎么插手咸陽的事務,連是咸陽府的令狐,幾次三番想要入宮面圣,都被阻攔在外面。
敗興而歸。
讓人忍不住憂心忡忡帝國的將來,皇帝陛下諸多皇子中,太子殿下的儲君位置早已確定,不過這些年來,太子不出宮門,百姓都快要忘記那位太子。
幾位年長的皇子,倒是獲得賢王的名頭,導致某些不明事理的官員,升起請皇帝廢現太子,從年長皇子中,再選位皇子立為儲君。
抱著如此想法的官員不多,當他們提出這道意見時,周圍的官員都會像看白癡般看著他,然后漸漸遠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