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的出現,除開帝國真正擁有極高的實力,更有清塵寺對江南道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宣揚著帝國的教化,崇尚和平,著重描述江南道今日繁榮來之不易,莫要輕易搗毀,如若是誰搗毀,那勢必和清塵寺為敵。
正是這樣帶著警告意味的話,讓帝國真正在江南道站穩腳跟,且漸漸開始融合江南道百姓,逐步將至納入帝國版圖。
清塵寺在江南道的地位無可睥睨,自幾百年前傳言,在江南道而言,清塵寺的地位尊崇,隱隱在宋國王室之上。
當年帝國不過置之一笑,不以為然,在他們心中怎么可能,連是帝國世外修行圣地桃源,在帝國的威望都遠遠達不到這樣的地步,清塵寺偏安一隅,豈能做到。
可隨著他們真正了解江南道百姓,了解這座遼闊土地的歷史之后,便在沒有那種輕視的想法,說出來有些震驚恐怖。
在江南道百姓心中,宋國王室可滅,清塵寺必將萬古長存。
可怕的思緒,造就了清塵寺獨特的地位,幸而當初清塵寺沒有選擇插手戰爭,帝國同樣沒有選擇對清塵寺出手,否則今日的江南道將會比嶺南道那些所謂越國余孽還要層出不窮,還要可怕的深。
帝國的懷柔政策,在江南道起了很好的作用,不過相對于旁邊的嶺南道,無疑則是感到深深的挫敗,十幾年來,表面的征服仍舊顯得力不從心。
別看南軍駐守在嶺南道,那些越國余孽仍舊層出不窮,尤其是最近兩年,好似受到什么神秘勢力的鼓舞,針對項信的刺殺,刻意籌謀的暴亂不斷。
項信最開始倒是想著用柔和的手段來處理這些事情,可當他發現最開始的手段全無作用,甚至那些百姓都隱隱有著包庇那些越國余孽的意思。
這讓本就軍隊出身,摸爬滾打幾十年的項信脾氣火爆起來,毫不猶豫選擇最為強硬的手段,強力鎮壓嶺南道百姓的暴亂。
正是那些骨子里賤嶺南道百姓,看見項信笑臉相迎,反而囂張跋扈,現在看見項信強硬起來,稍有不慎便是掉腦袋,倒是安穩起來,不敢輕易冒頭。
對于這些,項信真是無可奈何,只能繼續延續強硬手段,但想要征服嶺南道,不能一味依靠強硬手段,懷柔是必然。
可眼前的情況,實在是讓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正好此時,岑夫子帶著桃源大先生來到嶺南道,詢問他是否有意回咸陽。
剛開始的時候,項信有些迷糊,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岑夫子不惱,沒說什么酒離開,過了幾日,來自咸陽的千里傳信來。
告知他,能回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