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消息自嶺南道而起,生長于帝國二十幾年的初出茅廬的學宮學生們自然倍感榮幸和驕傲,堅定的認為這是帝國雄偉壯觀的時刻。
同時更加崇敬高高在上的桃源,雖說在場的這些學宮學生都沒有見過那位桃源大先生。但在帝國的修行者,尤其是學宮的學生來說,桃源在他們耳中可謂是耳濡目染,時常都可以聽到。
如若不是沒有途徑能夠進入桃源,恐怕這些學生都想撞破腦袋沖進那座桃源,想要見見那處世外修行圣地到底有著怎樣的神奇。
林亦的震驚遠沒有那些學生和軍士來的強烈,甚至于那種驕傲都慢慢化作虛無。他知道那位是他的大師兄,來自自然有機會看見,何必在這里徒增這些煩惱。
且身為桃源弟子,或許沒有對世人公開,但他知道來日,世間百姓或是修行者終究會知道他是桃源弟子的身份,到時候的震撼恐怕會更加強烈。
大師兄戰勝那位有資格邁入圣人境界的天命巔峰持劍伯,在林亦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讓他感到驚訝的是,照這樣來看,大師兄應該是能夠媲美圣人境界的修行強者。
……或者,大師兄本來就是圣人!
想到這點,瞬間林亦的精氣神沸騰起來,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連是旁邊的年輕書生都被林亦的驚訝和變化干擾到。
不自覺的座下的馬匹都慢了幾步,看著前面接近的那道背影,他不明白最開始聽到那則故事的時候,林亦明明全然沒有變化,為何過了這樣長的時間,倒是突然出現變化。
這樣的反應,未免有些慢的過分了吧?
自顧自想著,林亦瞧著周遭的馬匹驟然不見,再是看向后方,年輕書生坐在馬匹上,猶如坐在搖晃的藤椅上面,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賞著書上的黃金屋和顏如玉,悠哉悠哉地路過林亦的身旁,神情沒有半點變化,仍舊是最開始的那般板正肅然鄭重。
再是看向前方那些坐著烈馬在柳如逝馬車旁邊的年輕學生們,模樣上雖是端著幾分鄭重和矜持,卻是難掩那幾分因那則故事而掀起的風浪,那微微顫抖的身軀,腦海里面或是回想幻想著,自己來日是否可以如那位桃源大先生般,戰敗世間聞名的強者。
雖說學宮學生在世間有著極高的名氣,可到頭來名不副實乃是麻煩事。學宮學生到底依舊是人,不過是天資或學習能力強點,在修行道途上,并不代表著肯定能走到更高的層次。
這些無端的激動和幻想,在任何穩成持重的人看來,都不會有著任何不悅,最多莞爾一笑,笑笑年輕學生們的不穩重罷了。
視線再是回到年輕書生的身上,收斂起那道灼灼的意味,變得平淡而不經意。林亦仍舊是沒有想到年輕書生為何能夠如此鎮定,難道真是讀書,讀出超然物外的態度?
想不通……想不通!
自然就不需要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