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嶺南道修行者攝服于不久前的那道消息,再是沒有半點輕舉妄動,瞬間嶺南道比原來要安定團結的高,變得極其低調起來。
這種情況的出現,自然有利于南軍在嶺南道的治理和打壓。各地官署的奏報擺在桌案上,堆砌成半人高的柱子。
凡是嶺南道和江南道的事情,都可以直接遞交給南軍元帥項信處置,非必須情況,可以不用向咸陽朝廷遞交,而項信則是有權利全權處置。
作為督導兩座道州的元帥,項信可謂是權威深重,單純論起權力來看,項信可以說是僅次于皇帝陛下的,帝國權威第二人。
全權掌控著兩座道州,且這兩座道州各自擁有著不同尋常的地方。江南道地處繁華之地,近些年收繳上來的稅銀,怕是比北方兩座道州都要來的高。
而嶺南道物產豐富,近些年來自嶺南道挖掘出來的物產,簡直能夠比肩帝國除開嶺南道和江南道之外的八成物產,且這還僅僅是一年的產值,要是年年如此,嶺南道和江南道實在可以稱得上帝國最富庶的兩座道州,或許連咸陽都城所在的關內道和世家齊聚的隴西道都無法媲美的富庶。
再是加上些偶爾出土的奇珍異寶,兩座道州看起來的繁華程度遠遠超過帝國。不過有著好處,自然擁有極其煩惱的弊端。
嶺南道無法掌控在帝國手中,只能做這些殺雞取卵的勾當,先是趁著有機會的時候,把嶺南道的豐富物產盡力挖掘出來,積蓄存儲到南郡,隨時準備運回帝國。
還有嶺南道邊沿的南邊,嶺南道北邊是坦蕩的平原,山巒算不得高聳,有著豐富的流水,還有那些珍奇瓜果。而嶺南道南邊山林沼澤太密,山林里面有著沼澤衍生出來的毒霧,雖是不立刻置人于死地,可吸食過多,終究難逃一死。
十幾年來,各地官署倒是派出軍隊前去修路,盡量打通一條能夠貫通嶺南道南北的官道。但是這些年來,實在是難以做到,每次都是半截的時候,遇上不得不停工的氣候,等到再次開工,又必須從頭再來。
基于種種,嶺南道的問題,實在是嶺南道各地官署的心病,有心無力實在是無能。項信想過用南軍盡快來做,到頭來終是沒能做成功。
江南道的問題則是緩和許多,百姓富庶,對于帝國的融合度認可度極高,想必再是過幾十年,江南道將會徹底變成帝國的道州。
但是江南道瀕臨南海和東海,年年夏日隆重的時候,大潮起落之間,江南道沿海的村莊基本都要被淹沒,那些農田更是慘烈的不成樣子。
而江南道面積狹窄,百姓數量又高,如果遷徙沿海的百姓,實在不是明智之舉,畢竟那些百姓沒有安放處置的位置。
十幾年來,對于江南道水淹的治理,江南道官署可謂盡心竭力,仍舊是沒看見半點成效,反而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一時間,某些信奉天池的教徒,開始惡意傳播帝國暴虐不忍,無法長年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