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皇子殿下再是厲害,終究只是皇子殿下,皇帝陛下雖是不怎么理會儲君位置,可他并不是只有一位皇子,咸陽那些名傳甚遠的皇子殿下,即便庸碌如何,只要不做壞事,安然倒可。”
“要想出現位賢明君主,還需要從長計議,陛下幼年時和仝二先生為友,倒是學了些不同尋常的東西。后來又是有云侯為伴,理事政務之類,做的游刃有余,實在是帝國的幸事。”
向羽看著手中的奏報有些出神,他知道元帥的想法如何,是已經下定了決定。桃源那位書先生境界高深到如何,怕是不弱于那位宗圣的存在。
雖說有些話聽起來實在有些誅心,向羽卻是不得不想,桃源壓迫帝國實在不應該,可帝國能夠長存,乃是桃源的功績。
西方諸國的西齊天池和漠北王庭的問心無愧殿虎視眈眈,一旦桃源倒在帝國刀斧之下,那兩座世外修行圣地將是再無忌憚,怕是轉瞬間就會兵馬南下東進,到時候帝國將是場難以挽回和平息的苦難。
因而在南軍上層的統一意見,那便是桃源始終有著好處,要維持桃源的強橫和威嚴,同時發展帝國的修行者勢力,最差都要有如宗圣那般的強者,可幾十年來,仍舊是沒有找出一位,真是可惜到了極點。
為了桃源和帝國,南軍的方針即便是直面帝國皇帝,都在所不惜,皇帝陛下仁厚賢明,近些年雖是無為,倒是符合明君的作為,因而南軍沒有插手,半封提及皇帝陛下不理政務的奏疏都沒有遞交過。
向羽想了想,終是放下奏報,忍不住感慨:“書先生之強,遠邁前者。十幾年前和天宗宗主一戰,各有勝負,現在怕是無可比擬。”
“那位殿下何必如此糊涂,要做那些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錯事。雖說在幾年前掌控了九卿當中的幾位,又是握住部分軍權,可桃源永在,某些風浪是掀不起來的。”
“何況不是因為桃源需要我們,桃源不是帝國身上的寄生蟲,而是我們需要桃源,需要依附桃源的震懾力度。或許他想著的是擺脫,但明顯現在不是時候,西方諸國和漠北王庭蠢蠢欲動,要如何瞎眼,才是看不透時局。”
說著說著,向羽實在有些氣急敗壞,捏住奏報狠狠地捏成紙團,又是奮力的丟在地面,喘著粗氣,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項信看著向羽這般憤懣,欲言又止,只能無奈嘆息,在他心里何曾不是向羽這般想法,可那位殿下就是看不明白,張牙舞爪的想要做些事情。
西齊天池屹立在西方諸國幾千年不倒,傳聞西齊王室和魏國王室不是沒有想法顛覆統治,卻都被西齊天池強硬打斷,給予警告。
明知事不可為,何必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