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似搖了搖腦袋,張口道:“李立青出自隴西道李家,和趙家乃是世交,又有著剛正不阿隨性而為的性格,想來不在意這些虛名。”
“何況項信乃是和他同時期的人物,雖然不是當年的總指揮,可實際功績卻是不亞于李立青。”
“當年項信是西軍元帥,由他指揮滅掉越國,可謂不可多得的帥才,古稀之年仍舊在軍中,又是操持著嶺南道和江南道的事情,勞苦功高,坐上太尉的位置,沒什么稀奇。”
“至于朝野議論,倒是問題?”
魏功見皇帝陛下心意已決,必定要加封項信為太尉。而項信此前是侯爺,是南軍元帥,要是繼續往上面走,坐軍部尚書位置確實有些寒酸。
肯定是無法改變其心意,魏功皺眉沉思,給出意見:“數十年前,帝國有道律法,那便是允許加封虛銜……”
“不過先帝繼位之后,精兵簡政,為充實國庫改了不少律法,現在李立青位置太高,陛下有意把項信抬上去。”
“只能做虛銜這套辦法,項信仍舊是軍方之人,再是上一級,以太尉之位兼任列同九卿的軍部尚書,是說得過去的。”
“再是給河北道的李立青加太尉的虛銜,把李立青再往上面抬一抬,抬到一等軍侯,想來朝野便無法議論,更是沒誰覺得小覷李立青。”
一等軍侯,乃是侯爵當中最高的存在。
在大秦帝國之內,侯爵分為三等,李立青之前的侯爵乃是普普通通的二等侯爵,現在加封其為一等軍侯,可以說,只要李立青在世一天,軍方便沒誰能夠達到一等侯爵。
因為前面加了軍侯。
若是一等侯爵,倒是可以允許后來者上位,但是一等軍侯爵位,便是軍中侯爵最高,只能允許一位存在。
從太尉到一等軍侯加起來,是軍方最高的存在,隱隱****,比三公都還要高出一線。
河北道大總管乃是帝國文臣序列,走的是略低于九卿的級別,算是文臣序列的頂尖存在。
文武相加,帝國便在沒有能比肩李立青的官員。
皇帝陛下聽完魏功的建議,抬手摸了摸下頜,眼里閃過堅定的光芒:“辦法可行,能堵住朝野議論的嘴,同時把李立青的聲威抬到最高。”
“以示帝國不會虧待任何為國立功的軍士,同時起到了抬高項信的作用,一舉兩得……”
旁邊沒有別的服侍的,御書房前,不是誰都可以到這里來的,魏功是皇宮之內唯一可以的。
皇帝陛下轉身走入御書房,準備下詔,魏功看著皇帝陛下進入御書房的身影。神情有些高興,同時又有些淚眼婆娑。
這件事里面有他的身影,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先帝對他如親兄弟,而當今陛下對他更是如伯父至親,考慮著他的身后事,實在感動,讓他不知道如何報答。
以他天命巔峰的修行境界,即便皇帝不為他謀劃,等到太子繼位,魏功仍舊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