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太尉位置的項信,手中握著的權柄太過深重,導致不少朝臣都產生畏懼的情緒。
因畏懼而強烈抵觸,在朝堂上面來說,經常出現的事情,并不值得有什么置喙的。
但是項信在帝國的威望實在太高,人盡皆知的消息,那些朝臣府邸瞬間被砸了臭雞蛋。
項信在十幾年前的大戰當中有著滅國的功績,又是對帝國做出卓越貢獻的頂尖人物。
軍神李立青退隱,現在又是出任文臣當中的河北道大總管,按照道理來說,以李立青的資歷倒是可以坐太尉的位置。
不過現在看來,以河北道大總管的文臣之身,坐武將序列的太尉,未免有些不合時宜。
要不然李立青倒是絕佳的人選……
何況現在軍神李立青加封一等軍侯和太尉虛銜,本就是走到了武將最高的層次,做太尉倒是有些不合適。
排除李立青,那項信擔任太尉乃是板上釘釘,沒有半點值得商榷的地方。
以項信在帝國的威望和功績,若是他都沒有辦法坐上太尉之位,怕是沒誰能夠做太尉。
而且皇帝陛下下令加李立青太尉虛銜,和李立青同時代,又有著足以比肩李立青功績的項信,也應該加太尉虛銜。
但是項信此時仍舊在軍方任職,不可能加虛銜,只能真真實實坐在太尉的位置上。
朝野震動,朝臣們的奏疏如同雪花般飛入皇帝陛下的勤政殿,不過皇帝陛下卻是半分理會的想法都沒有。
至于咸陽的百姓,則是圍攏在御史臺前面,高呼禁止那些官員把奏疏通過御史臺遞呈到勤政殿,項信做太尉名副其實。
對于這點,沒有那位朝臣預想得到。
誰都沒有想到百姓們因為項信受到彈劾而圍住御史臺,更沒想到項信在咸陽的威望如此高。
使得某些朝臣心里頓時膽戰心驚,憂慮起來。無他,項信若是在咸陽威望不高,即便握著太尉的兵符,又能做出幾分改變。
以這些朝臣的尿性,群臣上奏疏只是第一步試探,后面項信回到咸陽才是第二步。
他們沒想到項信如此棘手,又百姓護持的項信,又是手握兵權,可謂萬中無一,來到咸陽更是如虎添翼。
看著百姓圍在御史臺官署前面,那些衙役們又是不敢出手打散。這里畢竟是咸陽,乃是帝都所在,皇帝陛下以及那些大臣們都是看著。
御史臺本就步履維艱,要是行差踏錯,便是萬劫不復的境地,御史臺做事,歷來講求一步三看。
且他們御史臺沒有這種驅趕百姓的職責,要是擅自驅趕百姓,要是沒人說還好,可若是有人說御史臺越職辦事,恐怕御史臺就是被直接逼在懸崖上。
他們沒想到項信的聲望高到如此地步,想著之前那些官員的威逼利誘,御史臺里面的幾位侍郎就是苦不堪言。
百姓們叫囂著……
過會兒,便是聽到兵戈相撞的響音,地面微微顫抖了幾分,百姓們回頭看過去,正是領著禁軍前來的秋然,以及主管咸陽府事務的令狐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