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都是些聰明人,有些話自然不能明說,沒誰提及,卻是都明白酒里面的意思。
晏軻冥思苦想幾天,再是結合咸陽里面那些流言蜚語,終是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
自從他明白之后,便是再沒有出席過任何場合,反而把自己關在家中稱病不出。
對于這點,有心邀請的要么罵幾句不識抬舉,要么則是以為晏軻已經被別人拿下。
之前邀請晏軻的人則是沒有反應過來,來來去去倒是有三四家,那到底是哪家?
他們不敢直接去問,以免打草驚蛇,沒撈著晏軻不說,反而群起而攻之,或者直接罷黜晏軻,得不償失。
沒有固定的答案,心里總是惴惴不安,卻又最是安穩。
咸陽里面爭搶御史臺火熱無比,得到好處的官員則是志得意滿,得不到好處的官員愁容滿面。
對于朝臣來說,御史臺的作用無比恐怖,或者說擁有御史大夫的御史臺無比恐怖。
御史臺之內,有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監察百官,同時負責向皇帝陛下諫言,可以說是整座朝堂威儀可以明面上不理會皇帝陛下臉色的官署。
而御史臺中,又有左右侍御史,御史中丞,監御史等等官員,基本和百官官場聯系在一起。
其中利益糾葛千千萬,若是能在御史臺之內有內應,那對于百官朝臣而言,將會獲得無比順暢的消息來源,更能趨利避害。
因而看見御史臺有著重振雄風的可能性,不少朝臣都是直接紅了眼,彼此之前沖撞起來。
連是其中有幾位九卿都是暗中出手,打算在三公官署御史臺里面安插下他們的人手。
三公官署,丞相府歷來久遠,兩位丞相坐鎮,誰膽敢往丞相府里面伸手,立刻斬斷。
太尉府經年不見,現在要出現,按照道理來說,應該很多人插手。
可太尉府乃是軍方勢力,何況現在項信以軍部尚書兼任太尉,自然不可能重啟太尉府,肯定直接選擇軍部官署辦公。
軍部雖然不強,之前在柳如逝經營之下,倒是如同鐵板一塊,不是輕易能伸手的。
照此來看,唯有御史臺是最合適的地方,是那些朝臣真正有利可圖的官署。
朝臣們要么通過科舉入仕,要么通過舉薦入仕,但可以確定的他們都不是蠢笨之人。
想到這些東西,自然有所抉擇,但是在他們高興瘋搶的時候,卻是沒有發現,有人一臉愁容的注視著他們。
……
……
皇宮圍墻外。
有座碩大的官署,正是三公官署當中的丞相府。
而丞相府旁邊不遠處,便是離家宅院,是當今丞相離偲居所。
聽著咸陽的熱鬧,看著忘乎所以的朝臣,離偲神情極其冷漠而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