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御史臺傳承幾百年,短時間空缺還是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可長久空缺,必然出現大亂子。
本是三公官署的御史臺,沒了坐鎮的御史大夫,導致咸陽那些官員肆意坐在御史臺上面。
或許旁人來說是互相協作,可是在朝堂看來,在皇帝陛下看來,這便是僭越,是制度混亂的結果。
當然皇帝陛下不說,那些朝臣官員則是順著這樣的空擋,開始肆意的抓權,趁機撈取屬于自己的利益好處。
這點倒是正常,咸陽朝堂上面的官員,主要講究的是穩坐泰山,只要位置坐得穩即可。
對于他們而言,所謂的訴求遠沒有他們相信的那般強烈,利益方是驅使他們前進的動力。
咸陽風起云涌,絲毫沒有注意到皇帝陛下的連環招之中的深意,沒有看出來那幾位身處高位的官員,他們步調何其一致。
……
……
帝國風起云涌,暗潮涌動之間,有著無數官員矚目都城咸陽,想要看清楚咸陽的風向。
遠在咸陽之外遠處的官道上,有輛馬車,正是搖搖欲墜的在官道上面緩慢行駛著。
馬車兩邊有著穿著普通常服的車隊,腰間別著彎刀,神情莊然肅穆,眼神里面充斥著無情的冷酷以及冰冷的殘忍。
雖然動作算不上整齊劃一,卻是有著相似之處,明顯是經過特殊的訓練,因而能做出相同得動作。
如這般的存在,要么是來自某些官署里面特殊的府兵,要么就是來自帝國三軍的精銳。
自幾百年前,世祖皇帝繼位帝國皇帝之后,便是漸漸廢除帝國的府兵制度。
在如今的帝國,要是擅自豢養府兵,那絕對是天大的罪過。要是被發現,有可能抄家滅族。
因而在帝國,能出現這種裝備精良,做事情嚴陣以待,整齊劃一有著無比協同的動作,還有來自沙場的血氣,該是軍方的精銳。
馬車則是在車隊的中間,整條隊伍僅有一輛馬車,被兩邊的隊伍圍在中間,緩緩向前。
馬車前面踏板上坐著位男子,模樣顯得滄桑,身形略帶佝僂,看得出來,發白的頭發昭示著他的年紀。
男子偏頭看了眼兩邊坐在馬上的軍士,嚴陣以待,保持著在沙場的警惕。
哪怕現在距離帝國都城咸陽沒有太過遙遠的距離,走過前面那座小山,便是帝國的關內道。
關內道是都城所在,同時是帝國十大道州之中面積最小的一座道州,從一條線上貫通南北,不過兩日的路程而已。
坐在馬車前面,御馬的男子甩動著馬鞭,望著前面的那座小山,小山斜對面有著筆直的官道。
“關內道可是比嶺南道三分之二,以我們現在的速度,明日黃昏的時候,應該可以趕到咸陽。”
說罷,回頭看了眼車簾,問道:“老爺,我們是先去咸陽,還是先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