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傳承到如今擁有五十幾位帝王,其中有不知幾何的仁君明君,同樣有著昏君。
開國的那幾位皇帝陛下,自然是帝國歷史是上擁有名字的賢明君王,畢竟他們出自桃源始祖的教育,深諳帝國御下之道。
后面的數位帝王當中,有著平庸之輩的皇帝,有著仁善的皇帝,有著不識五谷的昏君。
兩次世系調整,使得帝國出現兩位功名卓著的皇帝,世宗皇帝和世祖皇帝。
帝國的傳承向來都是極其簡單,獲得皇帝陛下的認可,再是獲得桃源兩位夫子的認可。
先帝在位時期,皇帝陛下還是太子殿下,便是和桃源有著極其深刻的瓜葛,再是加上皇帝陛下本就是先帝的嫡長子,同時乃是唯一的嫡子,自然而然不可能出現偏移的情況。
先帝和當今皇帝陛下都是可以在帝國歷史上留名的賢明君王,為帝國的建設做出過超然的功勛。
而現在即將要做的這件事情,整肅帝國朝堂,清理帝國官場,把自幾代皇帝流傳下來的冗官制度徹底打垮。
是當今皇帝陛下必須要做的事情,否則如這般的事情越是拖延,來日想要根除得可能性越低。
皇帝陛下攜帶著十幾年前滅國的功績,古往今來都有著威望的帝王,由他坐鎮的帝國解決冗官制度的問題。
倒是沒誰膽敢大不敬得做出些反抗的動作,否則便是雷霆萬鈞的帝國威望壓破。
若是等到來日當今皇帝陛下離世,太子殿下繼承帝國皇帝之位,怕是很難對冗官制度下手。
凡是再次登上皇帝之位,都需要重新整理帝國的安寧順序,基于種種考慮,都是不可能再對朝臣有著大規模的動作。
畢竟新舊交替的時候,處于帝國最不穩定的時候,帝國新任皇帝陛下都是以安撫為主。
那些世家官員更是可能在這樣的條件當中獲得封賞,基于此,當今皇帝陛下對冗官制度下手,乃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冗官制度流傳于幾代皇帝之前,追根溯源可以到世祖皇帝繼位的時候。
當年世祖皇帝有著超然的雄才偉略,內憂外患之下,只能選擇對內安撫和打壓。
對外則是采取強硬措施,可是要采取強硬措施,勢必要獲得國內的支持。
因而世祖皇帝陛下靠著拉攏部分世家官員,打壓那些昏君的殘余勢力。
同時獲得那些世家官員的支持,開始對外的征途,無他,就是擊退來自西方諸國的蠢蠢欲動。
如此這般,方是讓世祖皇帝這位突然登上帝位的王爺,穩穩當當坐在帝國皇帝的寶座上。
世祖皇帝在位時期勤勉,對內對外都有著明確的制度和手段,因而可以在帝國歷史上留下極其顯赫的名聲。
只是他對內提拔世家官員,以求獲得世家官員支持的舉措,倒是讓后來的皇帝普遍拿起來應用。
從而導致今日的帝國,冗官制度大行其道,一座官署里面不知道養了多少不相干的官員。
讓帝國的財政支出入不敷出,冗官制度成為帝國有史以來最可怕的頑疾毒瘤。
先帝在位的時候深惡痛絕,開始二十幾年的謀劃,再是加上當今皇帝將近二十年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