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柳如逝的北軍元帥位置,沒想到被橫空出世的陳巖給搶了去。
如果要是皇帝陛下親自選派,恐怕北軍元帥的位置必然就是柳如逝的,不可能丟掉。
但是當時前任北軍元帥云乾剛剛兵敗被殺,北軍數萬精銳葬身帝國西疆之外的無為峰。
皇帝陛下和云乾感情深厚,聽到消息簡直神魂顛倒,連是朝政都沒有理會。
讓皇帝陛下選派北軍元帥,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如此之下,在太常卿的主持下開始選出北軍元帥。
本來太常卿認為柳如逝作為帝國僅次于李立青和項信的軍方定鼎級別的人物。
該是坐在北軍元帥的位置穩穩當當,沒想到大部分朝臣都是推選當時的軍部參謀陳巖出任北軍元帥。
反對意見的基本上沒有,見到這般情景,太常卿仝致遠照樣無可奈何。
還在陳巖雖然不如柳如逝,但是仝致遠卻是聽過陳巖的軍法謀略,還算是頂尖的存在,出任北軍元帥倒是足夠。
大勢已定,為了防止柳如逝心灰意冷,或是做出別的事情,太常卿仝致遠出旨意調柳如逝出任軍部尚書。
雖然軍部尚書沒有實權,算是白吃干飯的虛職,可到底是位同三公。
可以說出任軍部尚書的柳如逝,自那時候開始,便是帝國真正排在前面的幾位。
要說地位,比項信和李立青都還要略高一線。
李立青和項信在柳如逝出任軍部尚書的時候,都只是走到南軍元帥的位置。
雖然南軍元帥乃是帝國三軍最高的存在,又是實權派人物,級別比西軍和北軍元帥略高,卻低于位同三公的軍部尚書半籌。
帝國三軍元帥位同帝國朝堂的九卿,而南軍是帝國最強的存在,南軍元帥德高望重,又是高于其他兩軍。
這是帝國自世祖皇帝以來默認的規則,同樣南軍元帥都是帝**方德高望重的人出任。
如之前的張家元帥,后來的帝**神李立青,還給剛剛離任的項信,都是德高望重,能力非凡。
而柳如逝現在出任南軍元帥,該是實至名歸,畢竟帝**方,已經沒誰能跟他相比。
項信出任帝國太尉,更高的層次沒辦法比較,同樣帝國太尉不算是軍方的存在。
軍方被朝臣彈劾是約定俗成的事情,在朝堂看來,軍方權力太重,有覆國之危。
對于朝臣而言,彈劾軍方高層,可以給軍方高層打壓,讓他們不至于生出那些謀逆的野心。
同時皇帝陛下對于彈劾不理會,這種彈劾便是不可能實質影響到軍方的進程。
始終把軍隊的建設放在首位,保持足夠強悍的戰斗力,用來抵御西方諸國的蠢蠢欲動。
朝臣們不是傻子,忌憚和警惕都應該有限度,否則何以面對西方諸國。
正是他們明白這點,彈劾的奏疏方是能到達勤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