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那些動蕩的年代,皇帝們想要安定朝局,只求他們無過不亂事。
而那些坐在位置上的官員,同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時時刻刻放在腦海深處。
漸漸的隨著幾代帝王沒有理會這種懶惰的思想,反而使得這種思想直接在帝國的基層開始迅猛的生根發芽。
他們坐在那些位置上最根本的想法就是充當那些世家斂財的工具,連是家中的奴仆都可以在官署里面領虛職,只是為了單純的賺取帝國的俸祿。
這種食君之祿卻不想擔君之憂的想法,是帝國綿延長存強盛最嚴重的阻力。
皇帝陛下想要對世家和冗官制度下手,不是沒有道理的事情,乃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而軍方由于其特殊性,哪怕冗官制度在帝國昌盛上百年,都沒辦法在軍方扎根。
沒辦法,軍隊當中最嚴重的便是誰的手段比較厲害,誰的拳頭比較有重量,誰就是可以說話。
同時軍隊當中的特殊性,乃是為了保衛帝國,令行禁止,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精兵簡政。
讓軍隊當中的帝國元帥的命令能夠直達士兵當中,最好不要存在半點過分贅余的過程。
因而在百年前,朝堂不是沒人想過在軍方里面推陳出新冗官制度,來拔高他們在軍隊當中的影響力。
但是毫無疑問遭受了帝國三軍元帥以及三軍上下全體軍士的反對,并且差點造成軍方三位元帥上咸陽的動蕩。
對于軍隊元帥而言,這已經是**裸的朝臣把手伸向帝**方,是那些軍方高層不能容忍的事情。
而且朝堂官員的想法,對于軍隊的打擊絕對是致命的,軍隊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命令的直達。
中間不存在任何人的阻攔,雖然可能增強他們在軍隊的話語權,可是一旦他們坐上高位,必然被掣肘。
一則是短暫的眼前的利益,二則是長遠的利益,軍方高層都是目光長遠者,不可能只在乎眼前的哪點細枝末節。
軍隊的冗雜,是對帝國統治最嚴重的打擊,軍隊當中政令不通,帝國元帥下達命令,下方冗官制度太盛,一人一語便是難以抉擇。
正是如此,使得軍方對于朝臣的想法直接砸鍋,差點就是想要到咸陽開始清君側。
那是第一次帝**方展現出威力,如此之后,軍方更加受到咸陽朝堂官員的忌憚。
冗官制度到現在漸漸發展成帝國的心腹之患,現在皇帝陛下想要對冗官制度下手,實在是最合適而又最不合適的時候。
……
……
向羽看向面前沉默的柳如逝,說道:“咸陽朝堂官員對元帥的彈劾暫時可以不必理會。”
“只是近來的動作還是應該有些,不說聲威浩蕩,該是巡視南軍檢閱南軍,這種事情必須要做。”
“否則明日怕是不知道有哪些不開眼的官員,又是想要趁著我們沉默無語的時候,在朝堂上面大放厥詞,想要彈劾你我。”
柳如逝聽著這話,嘿嘿笑了兩聲,眼觀鼻,鼻觀心:“之前離開的時候,皇帝陛下都沒有開啟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