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出現現任帝國南軍元帥柳如逝這樣的帝國元帥,算是受到當年先帝仁宗皇帝的恩情影響。
不過不算是太完全,雖然昔年先帝人仁宗皇帝在位的時期,仁宗皇帝提拔起來李立青出任南軍元帥,項信出任西軍元帥。
可是柳如逝出自學宮,但是他們柳家有著世家關系,開始最主要的思想不是成為帝國元帥,還是保持著最開始的入相思想。
說到底陰差陽錯,柳如逝文武全才,算是學宮近五十年來出現的比較有名氣的學生,在學宮學習的時候,柳如逝就有著不弱的名望。
否則何以在自學宮畢業之后,加入帝豪官場,短短十年不到的時間成為帝國邊境的南郡太守。
文武全才,倒是讓當時的仁宗皇帝有些聽聞,對于學宮的學生進入仕途,仁宗皇帝還是很愿意看見,不過該唯才是舉,仁宗皇帝絕對不含糊。
柳如逝功績做出超然的結果,最后而立左右成為帝國的南郡太守,還是邊境的南郡太守。
算是位高權重的存在,當然這種位高權重是地方道州而言,咸陽朝堂肯定算不上。
山南道是曾經帝國的邊境,而山南道最南邊的南郡毗鄰原宋國和越國邊境。
南郡背后駐扎著帝國南軍,南郡太守柳如逝執掌著南郡的軍政事務,南郡作為邊境,首先太守的級別都要比帝國其他郡縣的太守級別略高。
當時的柳如逝以南郡太守的職位,還是兼任山南道的主管,主管的是山南道南方的事務,主持南郡為主的山南道邊境。
同時南郡作為帝國南方邊境,又是面對著南方第一強國的越國國土,自然而然南郡駐扎著南郡的守軍,畢竟邊境郡縣是有著招募兵馬的權力。
總的來說,柳如逝以南郡太守兼任山南道主管,地位和級別都是屬于封疆大吏的存在,再是南郡可以允許私募兵馬,準備抵御南方兩國的紛擾,手里面不單單有著政權,還有著軍權在握。
南郡太守的柳如逝,身處邊境,本身級別就比其他郡縣太守的級別略高。
再是有著山南道主管的職位,更加是封疆大吏般的人物,要知道帝國內部的道州,有一位大總管位同九卿,執掌一座道州之內全部事務。
還有數位道州主管,分別兼任不同的職務,主持一座道州之內各種的事務籌謀。
至于道州主管的數量,歷來隨著道州大小有著不同的規定,但是都是三位到五位不等。
其中定然有著一位主管排在所有主管前面,僅次于道州大總管,算是坐鎮道州首府的二號人物。
其余道州主管則是分別主持道州各地的情況,同時還擔任著其他的職務,比如如同曾經的柳如逝,身為山南道主管,還兼任著帝國南郡太守,主持山南道南方事務,以及對越國和宋國的監視。
這些職位都代表著柳如逝的不同,同時代表著皇帝陛下對學宮的優待是多么的好。
以而立之年的柳如逝來說,來日出將入相不是夢想,想他而立出任山南道主管,加上能力出眾,再過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