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變遷,讓宋國沒有想到的是,帝國雖然面對西方諸國有著無比擔心那般的龐然大物是否真的影響到帝國千年的安穩。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帝國雖然有些擔心西方諸國如此龐然大物的卷土重來,可是要是真的必須開戰,那帝國自然沒有半分畏懼的情緒。
宋國得到西方諸國的承諾,便是想要在帝國的疆域里面狠狠撕下一塊肥肉。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戰爭開始之后,西方諸國雖然在前面的一段時間取得極其輝煌的成就。
靠著西方諸國的聯軍,以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發動戰爭,讓帝國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占據帝國的山南道和淮南道。
距離帝國都城咸陽的關內道不過僅僅相隔百里不到的范圍,就是這樣的距離足夠帝國采取強力的攻擊。
帝國南軍在李立青的指揮下面,迅速朝著宋國的邊境撲殺而去,先是把侵入帝國山南道和淮南道的西方諸國聯軍給趕出去,再是朝著宋國都城逼近。
靠著最開始定下的那些策略,不管戰爭打到何種層次,首先宋國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肯定是非常容易出現腹背受敵的情況,只需要把越國和宋國的邊境線給西方諸國切斷,那宋國就是帝國的囊中之物。
在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李立青和項信制定作戰策略的時候,就是想著開疆拓土,成為帝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國元帥。
只是沒想到的是,項信率領的帝國西軍足夠強大,在李立青覆滅宋國的同時,直接把越國給打的潰不成軍。
再是原本的山南道南郡太守柳如逝加入帝國戰爭,率領組織起來的山南道守軍朝著西方諸國南方的小國進發。
目的異常明確的就是想要開疆拓土拿下帝國戰爭的勝利,柳如逝倒是有著不錯的能力。
給項信對越國的用兵增加了合理性,同時完成腹背受敵的戰略構想,使得越國沒有辦法逃到西方諸國的陣營里面去。
三方軍隊齊出,造成兩種空擋而腹背受敵的戰略場面,促成帝國滅掉南方兩座大國的機會。
李立青率領帝國南軍,是原本定下來的戰略構想,直接用腹背受敵的辦法把宋國給逼在絕地里面,讓他們沒辦法讓西方諸國救援,一舉殲滅宋國完成開疆拓土的功勞。
而項信原本打算牽制住越國和西方諸國的聯軍,沒想到柳如逝的貿然出擊,同時在西方諸國戰爭的勝利,讓越國國土上面的聯軍沒有退路,形成包圍的局面。
想要退回西方諸國去,可是那邊有著柳如逝率領的山南道守軍正在對西方諸國南方的幾座小國采取掃蕩。
而另外的地方則是有著項信率領的帝國西軍猛烈攻擊,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基本可以預見越國的覆滅。
果不其然,一月的時間,帝國西軍在項信的率領下直接攻破越國的都城,導致越國全線潰敗,越國王室臣服帝國,標志著越國滅亡。
只是越國的西邊始終都有著西方諸國的聯軍茍延殘喘,剛好這樣的時候,李立青派遣帝國南軍的部分軍隊到越國的國土上面。